联合资信:4月CPI涨幅继续回落、PPI加速下降 通缩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机构 联合资信、联合评级宏观研究部
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复工进度可能较快,但真正恢复正常生产则受制于需求的缓慢复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基于此,我们认为CPI涨幅下滑、PPI下降的趋势或将延续。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物价数据显示,2020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较3月大幅下降1个百分点,涨幅连续第二个月回落;CPI环比下降0.9%,降幅较前值收窄0.3个百分点。同月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3%,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总体看,CPI涨幅继续回落,PPI加速下降,通缩趋势有所加强。
一、CPI涨幅继续回落
2020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3%,较3月大幅下降1个百分点,涨幅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但依然位于自2012年以来的2月以来的高点;1-4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4.5%;环比来看,4月CPI环比下降0.9%,降幅较前值收窄0.3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上涨1.1%,较3月下降0.1个百分点。
1、食品价格回落拉动CPI涨幅下滑
食品价格是近一年以来CPI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具体看,CPI食品项同比涨幅由2019年2月的0.7%快速攀升至2020年2月21.9%的峰值,CPI同比涨幅在此推动下也由1.5%大幅上升至5.2%。本轮食品价格快速攀升主要是受猪瘟叠加猪周期推动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所致。自2020年3月开始,食品价格开始下降,带动CPI同比涨幅从高位开始回落。4月C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涨幅回落3.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98个百分点。具体看,对CPI食品价格影响最大的猪肉价格涨幅回落19.5个百分点至96.9%,带动牛肉、羊肉、鸡肉等替代商品价格同步回落;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10.5%和3.7%,降幅分别扩大4.4和3.6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4月份3.3%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
从环比角度看,2020年4月CPI环比下降0.9%,降幅较3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0%,拉动CPI下降0.7个百分点,是CPI环比继续下降的主要推动因素。具体看,主要食品构成项价格均有下降,鲜菜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8.0%;猪肉供给持续增加,价格继续下降7.6%。非食品项环比下降0.2%,主要是受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影响,汽油、柴油等价格同步下滑。
2、CPI同比涨幅连续回落,高通胀担忧有所减弱
由于新冠疫情在海外快速蔓延,许多国家以保障本国需求为由暂停或限制了农产品的出口。截至4月10日,全球已有包括越南、俄罗斯、埃及、印度、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在内的13个国家宣布启动对部分农产品出口的限制性措施。受此影响,国际市场的大米、大豆、棕榈油等产品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引发国内农产品价格会大幅上涨及高通胀担忧,但3、4月CPI同比增速连续下降,缓解了这种担忧;从粮食供应的角度看,我国的粮食自给率较高,受国际影响较小,市场不必因此而恐慌。
从高频数据看,进入5月以来,猪肉价格继续下降,随着生猪产能的逐渐恢复,生猪出栏量也逐渐恢复理智,猪肉价格将持续下降,进而推动CPI增速继续下降;蔬菜逐渐进入供应季,叠加前期的交通管制逐渐恢复,蔬菜的供应将会季节性增加,价格会季节性的下降。非食品项方面,受疫情影响,国内需求尚未完全恢复,价格同比增速或将继续放缓。
二、PPI加速下降
2020年4月,PPI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降幅扩大明显;PPI环比下降1.3%,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且1-4月环比降幅逐月扩大,环比同比同步大幅下降,加速下降趋势明显。
1、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下降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