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全面激活科研人才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建梯子,搭台子,发票子,科研人才动能全面激活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蒋瑾瑜 报道
“切实尊重科研人员的生存权、发展权,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投身科研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才能被充分调动。”信通研究院孙丕石院长在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2020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公告发布后表示。
毛伟明董事长在国网公司科技领导小组2020年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加大激励的力度,坚持精神与物质激励并重,不断探索岗位分红、项目分红、虚拟股权、限制性股权等多种激励方式,“里子”“面子”一起做,让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在信息通信这一高技术、高门槛领域,集团之所以能在成立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接连斩获中国行业信息化创新产品奖、中国通信网络运维服务商百强企业、中关村高成长企业TOP100等重量级奖项,凭借的就是源源不断的科技智力支撑。
收入分配多元、实惠,科研人员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集团专家在待遇上能达到副院长水平,在名声上也有首席、资深等头衔,让我们这些从事技术研究的人员,既有‘里子’,又有‘面子’。”集团信通研究院科研技术专家刘柱深有感触地说道。
为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创新,集团结合岗位特征,调整优化绩效考核关键指标和权重,打造出导向清晰的考核管理体系,让科研人员真正感受到多创多得。
集团《专项奖励管理办法》中对于科研创新有明确的专项奖励规定,对象为科研基础建设、科研攻关、科研成果及转化等方面的卓越团队和个人。三年来,集团共激励科研团队306个,激励金额663万元,有效树立了科研标杆,激励员工继续创造佳绩。
作为国家电网第一批试点单位,集团制定了核心科研技术人员的岗位分红方案和中长期激励机制,并于2018年在智芯公司进行第一批分红兑现。2019年,集团下属亿力吉奥公司开展了虚拟股权分红的探索研究,目前已完成方案编制及人才盘点,为分红兑现奠定基础。
这些“真金白银”的激励,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内在潜力,集团的自主研发水平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和产品层出迭现。过去一年,集团在专利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荣获中国专利银奖,省部级科技奖更是同比劲增59%,其中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获专利授权同比增长43%,登记软件著作权同比增长30%,发表科技论文同比增长近10%。
职业通道成熟、清晰,科研人员既有方向,又有动力
“职场路径万千,真正能够做到自我实现的人毕竟是少数,但并不妨碍我们将其视为追求的目标。对于新入职的科研人员而言,除了薪酬待遇,我们更看重个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通道有几级,每个层级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去提升等,这是十分重要的。”集团信通研究院孟洪民博士表示。
目前,集团已建立成熟的“横向分类、纵向分层”职业发展通道体系和培养标准。其中,职级为一至三级的首席专家、资深专家和专家岗位,由集团统一评聘,职级为四到五级的人才由各单位评定。这些“梯子”为科研人才的“定向培养”和“晋级发展”夯实了基础,明确了方向,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成长、成才“拾阶而上”的动力。
为进一步体现职业通道对科研人员发展与使用的“导航”作用,集团还把晋升通道与晋升标准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纳入《公司专家管理办法》,实现专家岗位选聘、培养、使用、考核激励、退出等环节“全周期”贯通,真正让科员人员自我发展有方向,价值发挥有动力。
王蓓博士毕业后入职中电普华,短短几年内由一名算法工程师快速成长为团队管理者,并于2019年1月获得中电普华公司博士攻关团队“大国工匠”奖。“这几年一路走来,除了自身专业的积累,持续的学习,我的个人成长更多的是依托了公司引才、育才的政策,尤其是详尽、务实的阶梯式发展目标,让我在前进的路上,有一种方向感、充实感,而不会感到茫然。”,王蓓深切感触到。在工作被认可的短暂欣喜之后,如何更进一步取得成绩,带动部门创优争先,成为王蓓思考许久的问题。也促使她在2020年初主动请缨组建智能知识服务团队,目前该团队为抗击疫情而开发手机安卓版“问疫情”新冠肺炎数据查询App已申请了软件著作权。
近两年,集团共选聘961名科研技术专家、资深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其中首席专家3名,资深专家7名,专家11名,分别在集团信通研究院及相关下属单位负责重大项目科研攻关、产品研发、标准制定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充分发挥了专家岗位人才的专业引领和高端智库作用。
该集团召开专家聘任大会
履职平台广阔、高端,科研人员既有成果,又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