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骨科植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脊椎和关节类植入将迎来国产爆发
原标题:2020年中国骨科植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脊椎和关节类植入将迎来国产爆发
脊柱类和关节类骨科植入将迎来国产爆发
骨科医疗器械产品以植入耗材为主,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属于销售额前五的产品。现阶段我国的骨科植入产品已经基本完成创伤性骨科植入物的国产替代,将来随着中国医药科技的发展,脊柱类骨科植入和关节类骨科植入将迎来国产爆发。
1、骨科医疗产品以植入耗材为主
骨科医疗的产品分类以植入耗材为主,骨科植入耗材主要包含三大类:创伤、脊柱、关节。创伤类产品用于成人及儿童病理性、创伤性修复及矫形外科治疗。产品比如髓内钉、接骨板、骨针、固定支架等等。脊柱类产品用于创伤、退变、畸形等外科治疗,产品比如接骨板、脊柱固定器、椎间融合器。关节类产品用于创伤、关节炎等病变的修复,有髋关节、膝关节及上肢关节等。
创伤类产品复杂度较低,生产技术相对成熟;脊柱复杂度较高,生产难度相对大;关节复杂度最高,生产难度最大。
2、骨科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中占据不可忽视的份额
根据Evaluate MedTech的《World Preview 2018,Outlook to 2024》,报告显示2017年,IVD领域仍是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中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领域,销售额达到526亿美元,占比达到13%;心血管、影像、骨科、眼科则分别排名第二到第五。全球骨科器械在2017年的销售额为365亿美元,占全球医疗器械总销售额的9%,说明骨科仍然是医疗器械中的主要市场之一。
3、中国骨科植入行业中脊椎和关节植入的国产替代空间大
按医械研究院分法,医疗器械可以分为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IVD
(体外诊断)四大类。其中根据使用用途不同,又可以将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分为骨科植入、血管介入、神经外科、眼科、口腔科、血液净化、非血管介入、电生理与起搏器、其他共九小类。据医械研究院测算,2018年,医疗设备市场依然是中国医疗器械最大的细分市场,市场规模约为3013亿元,占比56.80%;其次为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市场规模约为1046亿元,占比19.72%。
骨科植入在高端医用耗材中仅次于血管介入,2018年其市场规模为262亿元,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5%。
骨科植入市场可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其他;2018年,前三大市场占据85.50%的市场份额;脊柱超越创伤成为最大的细分市场,占29.01%;创伤排名第二,占28.63%;关节排名第三,占27.86%。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临床医生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我国脊柱类和关节类耗材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