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20-11-11 22:19 的文章
陈可辛:《夺冠》的每个节点都是奇迹
以下文章来源于人民文娱 ,作者余驰疆
娱乐的世界不止娱乐
|作者:余驰疆
这是一个关于输赢的故事,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亦是一个关于家国和时代的故事——《夺冠》!
1978年12月10日,泰国曼谷亚运会,16岁的华裔少年陈可辛第一次现场观看女排大赛。整场比赛,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一名运动员身上——郎平。那是郎平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亮相,也由此奠定其作为中国女排主力的地位。当天,也是郎平18岁的生日。
“看到中国队走出来,真的觉得很震撼,再看到观众跟排球的互动,看到我们中国人对女排的热情,还有赢球之后的振奋,就觉得那是远远超出了排球,甚至是超出了体育本身的东西。”回忆当时,陈可辛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最终,曼谷亚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决赛0:3不敌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队,获得亚军。这是当时中国女排的历史最好成绩。
1978年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国科学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小岗村的18个手印,改革开放拉开序幕。而对中国女排来说, 1978年同样浓墨重彩:郎平以“铁榔头”之姿在世界体坛登场,中国队以朴素而生猛的气势向霸主日本队发起挑战。一年后,中国女排在亚洲锦标赛中击败日本夺冠;1981年,中国姑娘们第一次捧起了世界冠军的奖杯。
40多年过去,中国从筚路蓝缕的艰难创业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女排从“五连冠”到蛰伏再到传奇重生;陈可辛则从默默无闻的片场助理到华语影坛手握“三金(金鸡奖、金像奖、金马奖)”奖杯的导演。
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脚步交织,个人的故事在风云际会中谱写。
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56岁的陈可辛接到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电影局的邀请,拍摄展现中国女排发展的电影;
2019年9月,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战绩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不久后,陈可辛执导的电影《夺冠》杀青;
2020年9月25日,《夺冠》正式上映。
演不好会成为千古罪人,用女排精神说服众人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夺冠》晚了大半年才得以上映。再次定档时,陈可辛发了条微博:“首映前,经历了人生最煎熬的一个月。没想到首映后再经历了更煎熬的七个月。拍了三十年电影,以前历尽的所有酸甜苦辣,在这都不算什么。”
难,几乎贯穿了这部电影的始终。故事横跨40年,涉及人物众多,比赛场面复杂,拍摄还有时间限制,用陈可辛的话说,从接到这个任务起,他的每一天都是忐忑不安的。将故事主线聚焦郎平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找谁演郎平成了难题。陈可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巩俐。“除了她的演技,包括她的段位,她在行业、在观众心目中的霸气,中国电影圈是没有第二个人的。”
巩俐拒绝了三次:“如果我演不好,就可能会成为千古罪人。”
作者: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