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20-05-04 16:03 的文章

向着“双胜利”奋进㊻|东莞打出政策组合拳 把握发展主动权

向着“双胜利”奋进㊻|东莞打出政策组合拳 把握发展主动权

■昭通籍1000多名务工人员返莞,图为务工人员抵达东莞东火车站(记者 郑家雄 摄)

短短3天内,全市26.09万家企业收到退回的当月应征社保费27.49亿元;与阿里巴巴等7大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大力促进“东莞制造”线上促销;安排2000万元支持不少于1000家带动10000家东莞企业“抱团”上线东莞优品专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莞打出政策组合拳,全力稳住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龙头企业,稳住外资和民营经济基本盘,稳住社会基本面,并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危中寻机,积极抢抓新机遇,变疫情压力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越来越多东莞企业也主动拥抱新销售,把握新机遇,努力化危为机,实现逆势而上。东莞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直播8小时,订单过亿元;广东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动牙刷出口转内销,在直播平台一天单品销售近千万元;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紧抓5G新基建机遇,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5%……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东莞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的部署要求,以战时状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稳就业

多措并举显成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排在“六稳”“六保”工作首位。

2月16日下午,一辆车头挂着“镇雄县劳务输出专用车”横幅的长途大巴经过26小时的长途跋涉,缓缓驶进位于清溪镇的东莞市协创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大门。厂门口,市人社局、清溪镇有关负责人早已做好准备,迎接大巴车上45名来莞务工人员。这是东莞“点对点”接回员工的一个缩影。

复工复产伊始,面对疫情给务工人员返莞复工造成影响,东莞迅速采取行动,出台“企业组织、政府补贴、集中包车”政策,精准对接,以包车、专列等形式,点对点将务工人员从家门口接送到厂门口。在此政策下,除了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许多其他地方的劳动力也得以顺利返莞复工。3月19日晚,首趟湖北荆州返莞返岗专列抵达虎门高铁站,904名荆州来莞务工人员顺利回到东莞开始新一年的奋斗。

东莞先后出台的多项助企撑企政策中,有很多条款与稳岗、减负、扩就业有关。如:对于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按企业及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给予稳岗补贴。据市人社部门4月14日在参加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疫情发生以来,东莞从“搭建平台、建立机制、用好政策、优化服务”等四个方面做好稳就业工作。全市建有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仅村一级就有586个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服务平台提供的就业服务,员工可以就近在镇、村找工作。

东莞还创新实施互助调剂用工模式,引导企业间通过用工互助、余缺调剂、非全日制兼职等各种灵活方式,推动本地现有存量劳动力以及企业富余员工尽快上岗。这种被称为“共享员工”的举措,在2月22日就达成全市首宗协议。当天,茶山镇两家食品企业通过东莞官方版“共享员工”模式,成功让9名待岗员工以暂借形式从原工厂入职另外一家工厂。目前,东莞正在开展更大规模的“共享员工”计划。

同时,东莞还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分流就业机制,积极举行线上招聘活动,积极落实国家和省惠企政策,在2月底用3天时间直接为26.09万家企业退回当月应征社保费27.49亿元,成为全省最早完成社保费回退工作的地市……东莞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取得一定成效,截至3月底,全市就业登记总人数已达486.32万人。

稳企业

打出助企撑企政策组合拳

稳就业的关键在于稳企业。

2月26日,石碣镇51个村组股东代表会议全部同意通过减半收取村组集体物业租金,镇村组三级减免租金6000万元,成为全市第一个所有村组都落实租金减免的镇街。截至3月5日,全市32个镇街的556个村、1648个小组已制定减租方案,涉及合同36890份,减租金额7.7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这是东莞助企撑企政策落地的一个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