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1-27 06:54 的文章

探索新形势下国际化战略新举措 上海交大扎根行

12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迎来了“第二届中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成立行业研究院是交大安泰重新界定学术的内涵和外延、走进行业实践的创新舞台。一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初步成果,养老、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四大深度行业研究报告也新鲜出炉。

当日下午举行的行业分论坛,同样座无虚席。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团队、行业专家与其他业界相关人士围绕医疗健康、医药行业、实体零售、半导体四大行业进行了精彩报告和热烈讨论。现场有来自校内外的近600位学者代表和学生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

探索新形势下国际化战略新举措 上海交大扎根行

第二届中国行业发展高峰论坛现场 图片来源:官方供图

行业研究任重道远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在致开幕辞时提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要成为“一所扎根中国的世界级商学院”,就要研究中国当代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要扎根到行业中来研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供智力支持。

在演讲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院长陈方若首先回顾了商学院的初心。

商学院的“本”是科研和人才培养,“根”来自于实践。他认为,商学研究应从实践中来、形成理论又回到实践中去。商学院未来的发展是三维的思考,科研、教学要跟实践紧密结合。所以实践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但目前,从学术中来到学术中去的学术怪圈现象严重,全球商学院都面临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共性问题。因此,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提出了“纵横交错,知行合一”的战略。

以学科为导向的学术道路,陈方若称之为横向,每一个学科包括金融、会计、运营、营销、人力资源等环节。在此基础上,以行业研究打通纵向的知识创造过程,重新界定学术的内涵跟外延,同时致力于制度建设与生态建设。

目前,安泰商学院25个研究团队,分为能源板块、大健康板块、零售板块、半导体板块等等。在接近一年的时间当中,25个团队已经走遍了祖国的大半河山,累计调研企业320多次。

陈方若认为,目前交大安泰经管学院行业研究的阶段还是“唤醒、萌芽”,他希望3-5年可以初见成效,有一些调研报告、教材、数据库、论文和行业报告;5-10年之后“学院派”的行业专家能够正式出现,既有学术功底、学术底蕴,又是在行业当中有影响力的专家。

“要坚持国际化办学不动摇,不断探索在新形势下推进国际化战略的新举措,擦亮安泰经管学院的品牌,成为世界级供应商。”是姜斯宪口中对经管学院的期许。

在安泰经管学院第三届顾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顾问委员会主席、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华建敏等多位委员,在听取学院报告后给予充分肯定,尤其对行业研究表示了高度赞赏。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颉感慨道:“行业研究并不是我们提出来的虚像,而是我们是表里如一想去做的事情。”

让学院重新认识行业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在第一次听到交大安泰要做行业研究时“心头一震”,他说商学院做行业研究有别于研究机构与企业,对各个行业都是一大福音。

曾担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的宋志平对中国水泥工业发展有着独到思考。论坛上,他提出,从研究水泥行业着手,进而帮助分析钢铁、煤炭等其他产业的问题,这应是开展行业研究的角度之一。

在宋志平看来,我国三大产业发展至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让服务业和高科技更好地武装工业,使工业能够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水泥在浇筑隧道、桥梁、水坝以及核电站的防辐射设施时,具有钢材和木材的不可替代性,”他希望可以改变人们对水泥的认知,“所以2000年以后水泥工艺彻底改变了,现在日产万吨的水泥工厂是无烟工厂”宋志平说到,在建筑材料行业中,中国的技术与设备水平处在中高端上。

过去,中国建材集团通过大规模开展技术与组织结构调整,使水泥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转变为节能减排的示范性行业;通过重组联合,提高了行业的集中度;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来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不过,整个水泥行业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宋志平认为有四个方面,第一,尽管减少产量获得了一些利润,但产能过剩问题尚未解决;第二,要寻找工业与环保之间的平衡点;第三,行业集中度还需进一步提高;第四,现代化、智能化生产需继续推进。

审时度势切入重点行业

随后,半导体产业协会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做了名为“壮志豪情启芯梦”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