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10-20 18:29 的文章

国内外行业专家共话轨道交通,突出设计中的人

国内外行业专家共话轨道交通,突出设计中的人文、科技应用,用设计点靓中国金名片———

工业设计赋能轨道交通

记者 苗春雷

国内外行业专家共话轨道交通,突出设计中的人

    观众在2019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上观看井下轨道牵引车模型。 唐克 摄  

    共享工业设计盛事,共话轨道交通未来。

    昨天上午,国际博览中心3号会议厅内座无虚席,就连走道内都挤满人。“工业设计赋能轨道交通———设计点靓中国金名片”论坛就在这里举办,来自国内外的工业设计人才相聚一堂,彼此分享各自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真知灼见。

    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引进、吸收和输出,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享誉世界的“金名片”和展示科技实力的“大国重器”。亲身见证并参与了这一进程的刘厚林,是中车首席技术专家、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工业设计公司总经理。在论坛上,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的历程以及轨道交通装备“金名片”的代表作。“在出口的过程当中,尤其要考虑定制化的设计服务。要注重地域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入更多的民族风格和人文特色。”他说道。对于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将是产品制造与增值服务相融合的产业形态,拓展“设计+制造+服务+管理+投资”的商业模式,建立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第二位登场。他也认为,中国设计要想走向世界,一定要了解当地的人文特色、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才能让中国文化融入当地文化,形成充分的竞争力。比如,我国在中东或东南亚某些特定国家出口的高铁列车,专门设计的女性车厢、为民族信仰设计的祷告车厢等等,都体现了这种理念。

    他的演讲内容,着重于跨文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关系。在演讲中,他通过动漫形式的图说历史,将中国古代与非洲、中东和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进行解说,受到现场观众的热捧,也给大家留下更多的直观印象。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研究,何人可绘制了6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设计地图,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上台演讲的,还有来自长期参与轨道交通管理的人员。周广海是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系统设备中心副总经理,他从自己多年的地铁运营管理角度,讲解了深圳地铁发展的情况、深圳地铁平台化设计、深圳地铁车辆设计、深圳地铁智慧交通设计等方面内容。

    皇岗口岸站曾荣获中国2018———2019年度“十大最美地铁站奖”,新开通的深圳前海铁路公园站采用的是太空舱的设计风格,9号线深湾站之《水乳交融》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看着风格迥异的地铁站、听着详细的解说,大家顿时领略到深圳地铁的设计之美。对此,周广海解释道,依托深圳现代、多元的城市文化,相比于其他地域历史文化突出的城市,深圳在地铁站的设计形式上更加强调功能性、实用性、时尚感和美观性,设计比较现代,与时俱进,注重规范化与个性化的统一。“在安全有用的基本要求下,对易维护性、可靠性、细节、功能定位、工艺、品质等进行设计提升,结合地域文化和创意,进而达到便捷舒适的用户体验。”在演讲的最后,他对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关于设计的思考。

    中国商飞北研中心研究员许澍虹,从VR、AR技术的角度,做了《虚拟现实技术助力高端装备设计》的主题演讲。尽管他的研究领域为商用飞机,但他认为,虚拟现实技术适用于“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包括轨道交通。“VR/AR/MR(VAM)进入工业实用才刚刚开始;规划宜长远些,但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需要分步开展;虽然不能凡事自主开发,但一定要保证专业软件的自主可控;在重大装备制造业中,一定要做到共通共享,建立产业联盟。”面对场下的同行,他总结建议道。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方卫宁、德国TRICON AG创始人/CEO/设计总监Thomas Koenig还分别作了《轨道交通中的人因设计》及《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的时代变革》等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