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9-16 16:25 的文章

以颜色玻璃为突破口 掀起全行业“去非标”行动

  这一口号的提出源于6月中旬召开的2019年中国颜色玻璃行业第三次市场研讨会(以下简称市场研讨会)。会议决定,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将设立监督检查机构,动用行业、企业力量开展自律“去非标”工作,协会也适时将企业违规行为向相关政府部门举报和向媒体曝光。

  率先启动这一工作的是颜色玻璃企业,这或将成为玻璃行业全面“去非标”的突破口。

  非标产品,就像是玻璃行业长期存在的影响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的一个“毒瘤”,严重影响玻璃行业高质量发展,已到不得不除的时候了。此次行动有望在行业内达成“去非标”共识,推进行业“去非标”取得实效。

  建筑用非标产品是主要取缔对象

  平板玻璃非标产品,即凡是没有按照《平板玻璃》(GB11614-2009)强制性标准规定生产的平板玻璃产品。平板玻璃非标产品主要包括三种情况:等外品(不合格品)、协议品、非标(厚度)品。目前,平板玻璃非标产品主要为不按照标准厚度、公差生产的产品。除《平板玻璃》(GB11614-2009)规定的公称厚度外,建筑用玻璃等外品、协议品、非标(厚度)品均属于不合格品。在平板玻璃“去非标”行动中,建筑用非标产品是“去非标”重点对象。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平板玻璃》(GB11614-2009)中涉及非标产品的规定为“对有特殊要求的浮法玻璃由供需双方商定”,因此,3.5毫米及以下厚度玻璃用于汽车、家电、工艺品、电子、光伏等领域时,终端使用方必须在合同中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由供方根据要求组织生产并按合同数量供货,但不能在市场上销售。

  “在检查中,如果存在非标产品库存,或者生产非标产品,企业必须出示供销合同。”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维护国家标准的权威性,规范平板玻璃市场运行秩序、倡导公平有序竞争,依照国家行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应严格禁止生产和销售建筑用非标产品。

  非标产品危害大,取缔以后益处多

  据介绍,玻璃产品产量的计量单位是吨,但是下游使用的计量单位是平方米,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的玻璃越薄,就能提供越大的使用量,所以非标玻璃产品实际上加大了市场供给。

  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统计,目前非标产品产量占平板玻璃总产量大约20%。“如果按标准规定的公差生产,可以减少5%的产量;按总产量9亿重量箱计算,就是4500万重量箱,相当于10多条生产线的产能。”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平板玻璃产能过剩、下游房地产市场需求收缩的情况下,“去非标”可以有效减少平板玻璃产量,对缓解市场供需矛盾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玻璃在应用过程中涉及到安全、节能、质量等,玻璃非标产品带来的危害有很多。一方面,非标产品将影响下游的工程质量。据介绍,下游的建筑工程是按照合格的玻璃产品数据进行计算,然后进行设计和施工。但是如果使用的玻璃是非标产品,就会影响工程质量,特别是一些受荷载、风压较大的工程,玻璃很有可能遭到破坏。并且,如果浮法玻璃产品厚度参差不齐,与之相关的型材都要调整,随之带来偷工减料、产品规格混乱等问题。

  另一方面,非标产品对玻璃二次加工也产生影响,特别是玻璃的钢化。玻璃在钢化过程中,是按照标称厚度来设计钢化参数的。非标产品的厚度不达标,如果在钢化过程中不能及时调整钢化参数,就会对钢化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玻璃的安全性能难以保证。

  此外,非标产品由于生产成本低、价格更便宜,实际上是偷工减料行为,在市场上的销售严重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对于非标产品,每个企业都痛恨,但单靠一个企业也没有办法解决。非标产品不仅卖得便宜,市场上也有需求,生产合格品的企业在市场上反而没有竞争力。形成了这种氛围以后,企业被逼无奈,不生产非标产品也不行了,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非标产品继续横行,就谈不上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达成共识很重要,但落实更重要

  “我对颜色玻璃行业的‘去非标’工作很有信心,”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也是颜色玻璃企业数量少、比较集中,并且颜色玻璃企业对‘去非标’达成了高度共识。”

  据了解,此次“去非标”行动是颜色玻璃企业率先开始的自发行为。近期以来,颜色玻璃市场出现了较大下滑局面,不少产品量价齐跌,各企业色玻库存较高,个别品种更是与白玻价格出现了严重倒挂,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颜色玻璃企业都深刻认识到,在行业内开展“去非标”工作,将大大减少市场过量供给,缓解目前供大于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