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09-03 04:25 的文章

交通运输部蔡团结:借助冬奥会研究氢燃料技术

网易汽车8月31日报道 2019年的市场在跌宕与蜕变中缓行,探索改革也逐渐步入深水区。作为年末市场冲刺前规格最高的产业峰会,2019年泰达汽车论坛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壮大新动能”为主题,吸引各界精英论道,持续从顶部政策导向及市场形势中为提供新思路。

交通运输部蔡团结:借助冬奥会研究氢燃料技术路线


论坛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 蔡团结致辞时谈到关于产业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关系,这其中有受益的方面,也有受限的方面。原有的运力在新能源普及开来ss受到很多因素制约,未来是需要大家共同去解决的。

再说起安全问题的时候,其实蔡司长也表示确实有隐忧,因为上半年发生的19起行业生产安全问题,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财产损失不容忽视。

作为产业发展的推动者,交通运输行业在这其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目前虽然通过这种行政干预,为的产业发展营造空间,来创造更多机遇,但这也是短期内的效果。从长远来看,蔡司长谈了自己对新能源产业的五点看法。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中国汽车产业泰达国际论坛,我是第一次参加。

本次论坛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壮大新动能这个主题,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结合交通运输行业,也要说几点。

交通运输行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受限者,更是推动者和奉献者。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装备水平、技术水平,一致性、安全性、可靠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行使历程和安全性有了大幅度提升,为交通运输行业运营组织和服务保障提供了优良的装备。

当然也受制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产品,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还是安全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今年上半年发生了19起涉及到行业的安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生产事故,当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但是对于财产的损失和社会的影响还是巨大的。

第二是运营组织的不方便,现在三辆新能源汽车相当于原来的两辆运营的效率,行使里程的焦虑还是存在的。前几天看了第三方市场做的报告,大概是5个厂家,其中只有一个厂家的行使里程达到了,其余四个厂家基本在70%-80%之间。当然作为公交车还好一些,因为公交车点到点,到始发站都有相应的充电设施,但是对于出租汽车行业比较麻烦,所以里程焦虑是非常大的。另外就是行业现在保守废旧电池回收的困扰,第一批运用公交车的大量的电池,那个时候的电池密度也很低,所以电池粗笨,体积又大,很难保存,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这都是一些受限的问题,需要解决。

当然我们又是产业发展的推动者,新能源汽车能发展到今天,没有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不可能强制私人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购买不是很成熟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初期。所以刚开始初期完全靠行政命令,包括现在实施的蓝天保卫战的一些举措,对新能源汽车的一些要求。包括我们财政补贴对地方的考核指标的要求,都带有足够的行政色彩。通过这种行政干预,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营造空间,来创造更多机遇。

当然更重要的路还需要走市场,所以我们也是推动者和奉献者,通过我们的推动、应用,现在全国公交车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已经超过50%,有些公交车和出租车已经实现了全部电动化,这些发展成绩的取得感谢汽车产业、相关企业、科研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以及对行业的理解。每次这些大会都会讲一些产业不愿意听的问题,我想讲的问题也是客观的,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全力推动。

今天来还是想谈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有各自的使用优势,我们觉得应该根据各自的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因地制宜让各方选择。不是说现在重视氢能了,将来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就抛到一边了。

在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会议上我讲了一个观点,行业跟不上,总在变,今天让我推广混合动力,明天让我推广氢能。所以我想还是要有一个市场理性化的选择和结构化的配比。

我们有的专家也提出来,很多国家都提出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包括现在推行的一些加速淘汰燃油车的举措,我想这些举措都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市场经济条件下更重要的是让各方在合理的经济成本和满足政府执政目标的前提下,有一个合理的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自由选择权。

不主张大家说过两天燃油车全部要淘汰了,包括近期有一个部门在探讨,哪天把燃油车必须更新,我是坚决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