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5-26 18:02 的文章

民生信托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占比逾80% 纵深发展跻

  古语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作为金融业第二大主体——信托行业,受益于跨市场经营等制度优势,在行业发展浪潮中,有着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近日,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下称“民生信托”)总裁田吉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七年的发展,民生信托已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原始积累,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并一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追求目标。作为68家信托公司中最年轻的信托公司,民生信托善于进行系统性的自我审视和行业研究,通过不断自我赋能保持创新活力

  财报显示,七年间,民生信托注册资本从10亿元到70亿元,管理规模从390亿元到2023亿元,净利润从5600万元到9.33亿元。截至2019年末,民生信托事务类资产规模占比从2018年的21%下降至13%,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占比提高至87%。这些数字的变化,无不彰显着民生信托软实力与硬实力兼备。

  计之长远固根本。“在新的监管形势下,民生信托更加注重发挥信托公司牌照优势,坚守信托本源,助力社融服务实体经济,全面提升服务高净值客户的能力,顺应资管新时代的新要求。” 田吉申直言。

  战略思维破局新增长支柱

  2019年以来,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整个信托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监管层先后出台多项“去杠杆、去通道、去刚兑”政策。

  民生信托未雨绸缪,自2016年以来,就明确了“投资、投行、资管、融资、财富”五大战略发展方向。这一转型方向与政府金融工作所强调的金融要脱虚向实、回归业务本源的导向不谋而合,效果也颇为明显。

  截至2019年末,民生信托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占比超八成,在68家信托公司中属于第一梯队。

  为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民生信托围绕业务结构、业务布局以及资金来源等各个方面,对公司的工作重心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具体来看,在业务结构上,继续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包括项目挖掘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后期管理能力等,继续主动压缩通道业务。截至2019年末,公司事务类信托业务占比从2018年的21%下降至13%,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占比提高至87%。

  在业务布局上,继续深化向创新型投资业务转型,加大业务的技术含量、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民生信托在五大业务方向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和丰富产品线,进一步加速转型、促进新产品落地。“目前民生信托投资、投行、资管类业务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点。”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信托在资产端持续增强主动管理能力和提升创新业务转型的同时,全力推进资金端的客户结构和布局转型,提升直销能力。

  有了资产端与资金端的双重合力,民生信托亦敏锐捕捉到新的发展契机,截至日前,民生信托以北京总部为中心,业务覆盖全国主要发达地区,在全国22个城市开设了共计27个财富中心。

  “作为68家信托公司中最年轻的信托公司,民生信托善于进行系统性的自我审视和行业研究,通过不断自我赋能保持创新活力。”田吉申强调。

  业务结构优化的同时,从组织架构设计上,民生信托在前台设立了证券投资总部、资产管理总部、投资银行总部、航运投资管理总部等部门从事资本市场、股权投资、船舶基金等相关投资和创新业务。在展业思路上,民生信托采取前中台以及投研联动的方式,推动创新业务发展。

  在经历高速发展期后,主动谋求业务转型升级、塑造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民生信托围绕五大战略方向,充分发挥民生信托资源禀赋优势,高度重视业务和管理的发展升级。在主动管理类产品设计上,以“专业化、特色化、投行化、盈利化”为核心理念,积极顺应市场环境变化,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线。

  民生信托以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己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和业务模式也引起金融同业的关注。

  “以跨境标准化投资业务为例,该项业务旨在抓住海外优质资产投资机会,满足投资人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因各种相关限制,实际上,目前境内投资者海外优质资产配置的渠道并不多,我们通过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在跨境标准化投资业务方面已具备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管理经验,产品一经推出市场,迅速得到投资人的广泛青睐,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相关领域信托产品配置的空白。”民生信托产品经理向记者描述道,“该项业务是公司践行‘专业化、特色化、投行化、盈利化’的标杆业务,公司首单跨境标准化资产投资业务已于2016年顺利清算退出,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年化投资收益率达到37%。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纵深发展再造新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