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业复苏注入“强心剂”,南通网
数月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包括餐饮业、住宿业及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受到很大冲击。在疫情防控初期,服务业闻令而动,放弃春节旺季,全力支持战“疫”。如今,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释放政策福利缓解服务业发展压力的同时,提振消费信心成为重点。
关键时刻歇业,彰显服务业的抗“疫”决心。春节可以说是服务业的旺季。尤其是餐饮业,无论是年夜饭还是春节期间的各类聚餐,都是餐厅重要的盈利点。但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在餐厅可能成为疫情传播的危险区域时,服务业从业人员识大体、顾大局,听从指挥、服从安排,集体停业支持联防联控,在收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通告时,有些饭店打出通知,主动退还订餐押金。在树立良好口碑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经营者崇高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正是这份行业自律,为遏制疫情传播提供了重要保障,彰显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
带头消费提振信心,凸显服务业的重要性。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2019年,江苏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高达51.3%,服务业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疫情形势的持续向好,一些企业逐步实现复工复产,服务业中的餐饮业经历了由歇业到允许外卖再到堂食开放的转变。政策虽已变化,但大家的消费信心没能一下子扭转。面对服务业的困境,江苏用好减税补贴等各项政策,一些机构负责人已陆续收到财政补贴到账的通知,“共享员工”模式在一定程度缓解了企业压力。南京、苏州、南通等地等领导干部纷纷走上街头、走进餐馆、走进书店,带头消费,这无疑是释放安心消费的信号。示范效应在提振大众消费信心的同时,也为激活服务业产业链做好了铺垫。
短期冲击不足为惧,释放消费潜能是关键。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大家的行为被限制,无论是心理压力还是消费需求都亟需释放。随着春暖花开季节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想迈出家门。利用好需求反弹的回补机遇,紧抓疫情过后释放出的曾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潜能,是服务业复苏的当务之急。在大众仍有消费顾虑的情况下,服务业做足防控工作的同时,还应创新经营思维,多渠道增加订单,为自身发展谋出路。在严峻的消费形势下,南京金陵饭店一周销售金陵大肉包50万只、盐水鸭6000多只,正是借助线上销售在非常时期收获了非常收入。
草长莺飞的季节已经到来,服务业的复苏指日可待。增强消费信心的同时,需要政策发力,需要释放大众消费潜能,更需要服务业自身的努力,大家共渡难关、共迎春天。(周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