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3-16 15:31 的文章

拖欠房租、业主受损 长租公寓头部企业遭遇密集维权

  与青客公寓(QK)的“拉锯战”持续一个多月后,业主王君仍未收到被拖欠的房租。1月23日,青客将一季度房租打至王君“青客宝”账户,但无法提现。此后,王君接到青客电话,要求她免租三个月,不同意的话拒付后续房租。

  早在去年底,青客便针对部分亏损房源,要求房东降租或解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事态愈演愈烈,大批青客业主被“强制免租”。遭业主反对后,青客姿态略缓,要求免除半个月房租,或仅支付一个月房租、季付改为月付。

  房东不接受,事态便僵持不前。春节前,王君所在的电商公司倒闭,至今待业在家,丈夫所在私企也已拖欠2个月工资。账单上,每月固定的9700元房贷让这个家庭如背重负。王君从未像现在这样,渴望纠纷解决,渴望复工。

  “雪上加霜”的境遇同时降临到企业和个人身上。青客表示,此次疫情不同于普通的经营亏损和经济下行,其影响已远超公司作为一家企业所能承受的极限范围。当深陷亏损泥淖的长租行业遭遇挑战,没有一方主体能置身事外。

  房租支付“一拖再拖”

  紧张态势自去年末就已现端倪。

  2019年12月份,李芳接到青客工作人员电话,要求协商降租,下降幅度500元左右。如果不同意,青客要求将租金支付方案由季付改为月付。李芳随一众业主奔到青客公司,试图协商,但迟迟未果。青客仅称,李芳们托管出去的为“亏损房源”。

  亏损幅度多大?据业主回忆,在青客出具的计划降租、解除合同名单中,不乏月亏损超5000元、6000元的房源。彼时,青客员工表示,亏损额超过2000元/月的房源,将与房东协商解约。

  青客曾于过往几年高速扩张,上述房源多为当时高于市场价收来。在业主收到的《降租解约沟通函》中,青客表示,公司每月支付给业主的租金已远远超出从租客处收取的租金,属于“高进低出”情形。

  降租解约事件未平,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疫情发生后,青客给房东发短信称,因不对拖欠的租客进行催收、暂停房屋出租业务,青客公司既无法足额收取租客的租金,又出现大量房屋空置,因此无法向房东支付租金。

  在与房东交涉时,青客要求前者免租2~3个月。房东不同意,青客便称至少免租半个月,或仅支付1个月房租,剩余2个月在合同全部到期后支付;季付改成月付。如果协商未果,房东便收不到后续房租。

  这种态度让大部分业主难以接受。“青客员工第三次打电话叫我免租时,我说要告他们,他们说你去呀,就再也没联系过我了。”王君说,按照以往流程,青客会在25日前将租金打入青客宝(青客自有APP),再由房东操作退款到银行卡。

  但至今,王君应于1月份收到的12423.7元,仍在青客宝内无法提现;李芳同意按月支付,但只收到1月份房租,便再也没有后续。

  与此同时,多位房东被拖欠水电费。按合同约定,使用房屋所发生的水、电、通信等费用,青客承担。但王君表示,自己的房子被欠三个月水电费,有房东被欠金额已上千元。如果一直拖延,供电局会上报征信部门。

  青客与业主矛盾重重,租客也受到牵连。黑猫投诉上,有租客表示,“青客于2月24日和房东解除合同,房东要求我立刻搬离。”数次问青客索要解约通知书,立刻停止贷款,注明何时退还押金等,青客以未复工为由,不予办理。

  上市融资难扭亏损

  种种冲突下,外界质疑青客无力支付房东租金,资金链已然承压。青客对外表示,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长租公寓行业资金链普遍吃紧,但青客资金运营状况较好,不存在资金链断裂问题。

  但从最新财报数据看,青客的盈利现状并不乐观。2月19日,青客公布首份上市财报,2019财年青客净亏损4.89亿元。至此,青客已于2017~2019年连续三个财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22.78亿元。

  去年11月上市时,青客公寓创始人兼CEO金光杰难掩对资金的渴求。在他看来,上市对青客的改变,包括融资渠道平衡股债、利润率好转、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等。“长租公寓企业虽然看上去不赚钱,但它是增长型企业,具有投资价值。”

  然而,2019财年第四季度,青客营业亏损1.01亿元,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12.44%。2019财年,青客总负债26.1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5.08%,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已连续3个财年为负。

  青客成立于2012年,是国内较早涉足长租公寓的玩家之一。彼时,青客可提供出租的公寓房源仅900多间。随着入局竞争者越来越多,青客加紧扩张步伐,到2018年底,房源数量已飙升至9.12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