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趣事 2021-09-01 09:54 的文章

山西的面食太多了,一定要去吃

    面可蒸、可煮、可炒、可烤,全国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属于自己的代表性面食。
 
    不过,要论面食的“千佛千面”,没有一处地方能和山西比。
 
    因为,山西的面,实在是太多了...
 
    据说,能喊出名字的加上喊不出名字的面,多达1000多种。也就是说,一天三顿都吃面,吃上一年也不会重样。
 
    为什么山西会有这么多种面呢?为什么山西人对面食如此钟爱?向下滑动,查看答案吧~
 
    山西不只有刀削面
 
    一个山西人的标签是什么?
 
    是财大气粗、脑满肠肥的煤老板吗?
 
    是吃苦耐劳,又抠抠索索的晋商吗?
 
    还是号称“天下第一醋”的山西老陈醋?
 
    这些都不是......
 
    在山西人看来,最能代表山西人风骨,也最能让他们魂牵梦萦的,大概只有那碗山西的面。
 
    对山西人来说,吃面,也许就像南方人吃米饭。
 
    但很多时候,不会为吃面而特意制作卤或浇头,而通常是仅仅作为主食,伴随各种荤素熟菜食用。
 
    而说起山西面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刀削面」,但是其实山西的刀削面也是分晋北、晋中、晋南三种。
 
    因为山西的地形原因,气候和物产的差异,导致同一种面食在内部饮食上也略有不同。
 
    晋北大同、晋中太原、晋南临汾在刀削面上也是有着很多的不同,而现在被全国其它地方普遍接受的刀削面,基本都是大同这一派的。
 
    这主要是因为大同刀削面类似于兰州牛肉面,是街上的面馆制作;而在晋中地区,刀削面是普通的家庭主食,并不会成为饭馆售卖的主角。
 
    在山西,关于刀削面还有这一说法:“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毫无疑问,是山西人在几百年来的面食生活中,观察而得出的体会,既形象又生动,大概就是艺术源于生活。
 
    除了刀削面,山西还有很多用刀来做的面食。
 
    比如「刀拨面」。制作刀拨面要将面片叠成几层,然后用长达60厘米、两头带把的拨面刀,一刀一刀地往前拨出,因此也就得名“刀拨面”。
 
    在做面这件事上,山西人可是很认真的。就算没有刀,也能用上你意想不到的工具做出一碗面。
 
    例如,用筷子(剔尖)、手指(猫耳朵)、杠杆(饸饹面)、特制板子(擦圪抖、抿圪抖)
 
    当然,山西最著名的一类面,怎么能少了「莜面栲栳」。就算是蒸,山西人也能蒸出一锅好面。
 
    山西面食多样的原因
 
    山西面食当然不止上面这些,只是列了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不难看出,山西人对面真的非常讲究。
 
    为什么山西人会花费这么多心思和精力在做面上呢?
 
    首先,就是山西的自然条件。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山西因为气候、土质等自然因素,多旱少雨,而且大部分地区是山区,所以大多种植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杂粮。
 
    而且山西中北部位于高寒之地,对饮食的要求自然是温热型的。面食,恰好符合了这些条件。
 
    山西地处内陆高原山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北部边缘,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小旱灾多易发生,有十年九旱之谓。山西除汾河两岸外,大都为山区,适宜耐旱五谷生长。
 
    但是又因为山西的地势复杂,南北跨度较大,气候差异也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山西面食能产生一千多种的原因之一。
 
    而且,因为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北有恒山和长城、南有中条山和黄河,山西自古以来地理封闭性较为明显。
 
    这样的地理条件造成了:与外界的交通比较困难,在食材和饮食文化与外界交流方面受到制约。但是另一方面却也使自身的饮食文化,能够得到比较悠久又纯净的传承。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会有人说“出了山西不吃面”的原因吧,因为好的面食,只有在家(山西)才能品尝到。
 
    其次,山西人嗜好面食,尤其喜食汤食,而且爱用盐和醋来佐味,这种习惯由来已久。
 
    据明代的《河东备录》记载:“并(并州)代(代州)人苦于嗜面。”
 
    这是因为山西绝大部分地区长年干旱多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赤身露体。劳作后身体大量失水,但是又少有饮水啜茗的条件,全靠吃饭时的汤水一并补充。
 
    另外,因为山西“水硬”,也就是水的碱性强;加上山西人以杂粮为主,像是高粱、莜面,都是不大好消化的,这就需要山西老陈醋出来帮忙消化了。
 
    久而久之,便于劳作人民补充体力和水分的面食,便在山西扎根,并在人们不断的努力探索之下花样百出,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的面食文化。
 
    但是,如果天天吃同样的东西,换谁都会腻,所以,咱山西的妇女们,就发扬了她们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简单的面食到了勤劳智慧的家庭妇女手中,就变得多姿多味,煎炸蒸煮,这让原本单调乏味的面食,变得精致美味。
 
    明代的程敏政更是在《傅家面食行》中,大赞山西面食的精美:“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匙入口心神融。”
 
    山西人与山西面
 
    山西人爱食面纵然是与山西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以及种植习惯分不开的。
 
    百姓食面方便且历史悠久,口味和样式很多,久而久之,山西人在胃里形成一种对面食情有独钟的感觉。
 
    面食之于山西人,已经不再是仅仅作为充饥的食物,而是他们的生活。长期以来民间在逢年过节、婚礼、祭祀神灵等也留下了吃面食的习俗,寓意也各有不同。
 
    例如,山西介休人,在订婚时丈母娘会用「猫耳朵」来招待女婿,其意是让姑爷听话。
 
    另一种山西面食,面塑,在传统习俗中的作用最为显著,面塑主要包括两类:花馍和礼馍。
 
    花馍中“枣山”除了用来祭祀神灵外,还寓意“早生贵子”;清明节的“飞燕”花馍,既是扫坟祭礼的用品,也表示春燕飞来,阳光明媚。
 
    礼馍则是伴随诞生、婚嫁、寿筵、丧葬等人生仪礼而制作的馈赠物品,互赠于亲戚乡里之间,传递着浓厚的乡里乡情。
 
    总的来说,饮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也彰显着一个地区的文化。
 
    就如山东打卤面,山东人膀大腰圆,威武豪迈。宽宽的面条,打点卤子,又快又好吃,关键是挡饱,对于粗狂的山东人来说,这无疑是上佳之选。
 
    上海的阳春面又是另一番滋味,细细的面条,清澈的面汤,热滚滚的出了锅,搭配上老板吴侬软语的叫卖声,顿时就柔到骨子里去了。
 
    而那千变万化的山西面食,形状各异,风味独特,里面却藏着,看似豪迈无比高原住民们内心的一份细腻,他们把这份细腻藏在了生活中。用一份份精致美味,而又独特的山西面食,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小情感,向外宣示山西人对生活的热情。
 
    民间智慧的千年积淀和演变,终于造就名扬华夏的山西面食文化。“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山西面食文化体现出的是,在贫瘠和千沟万壑中产生的智慧和山西人对生活的热情,山西人与面食的关系有如生命之伴随。
 
    无论是叱咤风云的阎锡山还是富甲一方的三晋商人,身份地位再高,在一碗面前也都是完全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