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政策加力 复工复产加速
三月的高原暖风拂面,各地厂房车间里,正逐渐恢复往日的繁忙。
青海西部水电有限公司生产线一派繁忙。
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生产紧张有序。
位于德令哈市的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中控室里技术人员全员上岗。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2011年投产之初,由于纯碱市场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加之高昂的长途运输费用,企业常年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初春,公司各个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呈现出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副总经理麻志兵说,公司能扭亏为盈,得益于政府各类专项资金的投入和一系列暖企帮企政策的落地。通过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等措施,实现了企业之间的抱团取暖,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近日,百度地图大数据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日,全国(除港澳台地区)范围复工指数已达57.42%,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统计中,复工指数高于5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27个,其中我省以70.62%位列第一,高出全国平均数13.2个百分点,在全国37个主要城市中,西宁以65.03%位居第一。
自青海按下复工复产“播放”键以来,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努力让政策跑在困难前面。27 条政策措施,22 条补充规定,形成了重大项目开复工、安全生产保障、防疫防护、调研督导和专项考核奖惩等工作方案,构建了“一措施一规定多方案”政策体系,为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政策“大礼包”,形成了政策合力,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深入推动政策落实,全面推动复工复产,谋划深、启动早、推动实的生动实践。
政策给力,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政策就是导向,号角意味着行动。
为做到疫情防控与项目建设复工复产两不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力做好科学防控、安全生产的同时,合理配置资源,落实支持措施,稳步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做到疫情防控和工业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3月21日,中办国办复工复产调研组来青调研座谈会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充分肯定了青海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他指出,几天来,通过实地走访、召开会议等形式,调研组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复工复产工作启动早、谋划深、推动实,以“两防”“两清”“两开”“两节点”“两走出”“两目标”为抓手,达产和消费等指数高居全国第一。我们要把青海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去,把调研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国家相关部委,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确保青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复工复产积累的“青海经验”,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也得益于一项项暖心政策方案的出台实施。
1月31日,省政府印发6号通告,明确2月2日后,各地各部门要有序组织企业、建设项目和商贸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开工开业。
2月11日,省政府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推动重大项目开复工的政策措施》,从确保疫情防控达标、分批组织人员返岗、促进企业复产经营、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落实财政贴息政策、加大税收支持力度等六大类27个方面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2月17日,我省正式印发实施《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推动重大项目开复工的政策措施》,六个部分27条具体措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稳增长、稳预期、稳供应,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撑和保障,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