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1-05 09:57 的文章

【专项研究】从信用风险角度看有色企业“走出去”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中国有色金属企业(以下简称“有色企业”)“走出去”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全社会对于有色金属需求量快速增加,部分国内资源不足的有色金属品种需要依赖大量进口以进行冶炼及深加工。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有实力的有色企业率先“走出去”进行对外投资,这类企业主要为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第二阶段,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创造了大量的人民币供应量,中国相关战略的提出并在政策方面给予企业更多支持与鼓励,更多企业加入了“走出去”的行列,企业性质中,民营企业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意义

  在有色企业多年的投资过程中,既有投资成功的案例也有投资失败或不及投资预期的案例。“成功的案例都一样,失败的案例各有各的失败”,境外投资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及项目运行的成败等对企业的信用水平均有影响,系统性的梳理案例,尤其是失败的案例对前瞻性的把握企业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有色金属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分析

  (一)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去”的意义

  有色企业“走出去”的意义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对于企业层面来讲,对外投资可以为企业带来控制矿产资源、稳定原料供应、获得协同效应、减少交易成本、增强价格波动承受能力、提高自身在上下游“微笑曲线”中的位置及提高知名度等益处。第二,对于行业层面来讲,“走出去”可以提高行业在数据发布、价格及规则制定上的全球话语权及加强对资源所在国的全方位了解。第三,对于国家层面来讲,“走出去”可以节约国内矿产资源、获取重要的战略资源、带动其他相关行业一同“走出去”、平衡国际收支、促进矿产所在地经济发展并形成良好的政治外交环境。

  (二)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去”的历史沿革

  自从1998年中国有色投资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开始,有色企业境外有色矿产资源开发布局陆续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底,中国有超过20家有色企业拥有海外有色金属矿山资源,已经形成以中央国有企业为龙头,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的格局。其中,中央国有企业主要有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铝业”)、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有色”)和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黄金”);地方国有企业主要有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有色”)、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铜业”)、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黄金(600547,股吧)”)、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川集团”)和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民营企业主要有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钼业”)、天齐锂业(002466,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锂业”)和浙江华友钴业(60379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友钴业”)等。除有色企业外,中国实施“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的部分其他企业对海外矿山资源也有布局,主要包括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路”)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兵器”)。

【专项研究】从信用风险角度看有色企业“走出去”

  (三)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去”的运作方式

  有色企业“走出去”主要包括进出口、股权收购(参股)、资产收购、成立合资公司方式,此外还有联合开发[1](例如: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与铜陵有色(000630,股吧)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厄瓜多尔米拉多铜矿项目)、成立联合体(例如:几内亚赢联盟)及基础设施换资源(例如: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加纳铝土矿项目)等其他方式。上述不同方式在矿产资源控制力、所需资金量和风险水平等方面对于有色企业影响程度差异较大,详见表1。

【专项研究】从信用风险角度看有色企业“走出去”

  本文主要站在有色企业角度讨论以控制矿产资源为主要目标、以股权收购(参股)或资产收购为主要方式的后向一体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有色企业海外开发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成果显著,众多项目纷纷建成投产,且仍有较大规模的在建和拟建项目在推进,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据市场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底,有色企业在海外控制的铜金属量超过1.2亿吨,铝土矿氧化铝当量超过6.8亿吨,金金属量超过2700吨,锌金属量超过580万吨。其中,海外矿山项目较多的企业包括紫金矿业(11个)、中国有色(7个),中国五矿(5个)和金川集团(5个)。主要项目详见表1。

【专项研究】从信用风险角度看有色企业“走出去”

【专项研究】从信用风险角度看有色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