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12-31 18:10 的文章

全国首单激光行业保税维修业务在上海落地

图说:企业在车间为无人驾驶汽车安装激光雷达。

图说:企业在车间为无人驾驶汽车安装激光雷达。

  在一次座谈会中得知企业“痛点”,嘉定海关主动与企业对接协调,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瓶颈解剖麻雀、逐一梳理、共同研究,指定熟悉业务的青年骨干作为联系人,量身定制了针对该企业的保税维修监管新模式,提供了全流程业务指导。很快,禾赛科技在嘉定出口加工区设立了检测维修中心,并试点了首单测距仪的保税维修业务。

  “优势太明显了!”郑诚介绍,在保税维修模式下,企业无需提交审批材料和海关三级审批,货物查验率由过去的100%骤减至5%,手续、流程大为简化。时间成本上,进境和出境各自只需1-2个工作日,压缩了2/3以上;经济成本上,无需缴纳保证金,境外采购维修用设备还可享受免税政策。“这些利好,对我们完善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形象、参与国际竞争都大有助益。”

  作为联络人的嘉定海关保税监管二科副科长杨承虎介绍,近年来,上海关区申报进境维修的激光产品货值逐年上升,由于激光传感器等产品出口美国市场比例较大,企业选择在特殊监管区进行保税维修,还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中美经贸摩擦加征关税带来的不利影响,给企业长期发展带来稳定预期。

图说:激光雷达生产线上的自动化高精度设备。

图说:激光雷达生产线上的自动化高精度设备。

  嘉定海关关长姚卫东则更关注对于整个区域经济转型带来的动力:推动激光技术和智能传感器等一系列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发展深耕,由加工制造环节延伸到后期检测维修服务,形成以生产订单带动维修订单、以维修订单促进生产订单的良性循环,企业的红利也顺势向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优化贸易方式,鼓励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进维修、再制造、检测等业务发展的具体落实,也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

  按照海关全面深化改革2020框架要求,嘉定出口加工区成功走通了上海关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两步申报”的第一票,也积极为细化“两区优化”措施落地做好准备。下一步,嘉定出口加工区将以保税维修业务创新为契机,继续打好“组合拳”,发挥政策的叠加优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