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11-06 17:19 的文章

2019年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化、小型化将成发展主流

原标题:2019年中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化、小型化将成发展主流

  遥感技术应用潜力巨大

  当前,遥感产业的发展主要来自政府性需求,包括土地利用、城市化及荒漠化监测;农作物、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监测和评估、灾害监测和环境监测;

  在道路设计、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和工程评估等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考古、野生动物保护、牧场管理等各个领域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潜力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在精细农业、环境评价、智能交通、数字城市等新领域,遥感技术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遥感行业传统应用领域主要是国土、农业等领域

  根据遥感卫星载荷的不同,中国的遥感卫星可用于军事侦察、农业估产、林业调查、土壤、水文、地质分析、海洋环境监测、城市土地利用、国土资源调查、多种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等等。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资源勘查,其次为农业,而科研则是排名第三。

中国遥感卫星市场应用领域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遥感卫星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同时,根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8)》,至2017年,全球对地观测领域的产值为5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将达到7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9%。对地观测卫星上游部分预计在2017-2020年期间将以15.2%的复合年增长率快速增长,从2017 年的154亿美元产值增加至2020年的236亿美元。未来几年上游领域的发展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整个地理信息价值链条的商业化、地理信息以及卫星传感器初创公司的出现、民营和公共部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等。下游对地观测服务部门产值将从2017年283亿美元增至2020年423亿美元,商业对地观测数据和解决方案的稳步增长得益于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客户需求的增长。

2013-2020年全球对地观测领域产值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较于国外成熟的遥感卫星发展阶段及运营模式,中国目前的卫星遥感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商业模式主要以民用遥感卫星为主,以政府为主导。商业遥感卫星发展刚刚起步,行业内企业数量有限,产业集群还未形成,规模以上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产业规模和整体行业竞争力相对于国际巨头还存在明显差距,完整产业链的形成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