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19-11-02 18:18 的文章

博时基金葛晨:先选好行业再挖掘“潜力股”

本报记者 易妍君 深圳报道

医药板块结构性行情继续凸显,带动部分主题基金强势上涨。

谈及取得良好业绩的原因,今年前三季度混基冠军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经理葛晨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看准大方向为基础,在市场没有发现的潜力股上做超额收益。”他强调,从这些股票上找超额收益,机会很大,风险也很大。因此,对于公司基本面及其“筹码”,都要考虑到安全边际。

在葛晨看来,投资要细水长流。无论是买股票,还是选行业,不能只关注一两年的弹性空间,如果能够做到每一年都略好于平均水平,如此累积下来的超额收益就会相当丰厚。而医药行业恰好是具备“持续稳健增长”特性的行业。

跨行业深挖,精选个股

截至9月30日,博时医疗保健行业A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超过80%。这也是葛晨在博时基金担任多年研究员之后管理的第一只基金。去年4月9日葛晨正式接手,截至目前,其任职期回报为36.7%。对于一位年轻的基金经理而言,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谈及主动权益类产品的投资管理之道,葛晨表示,跑赢竞争对手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仓位选择足够灵活,在行情上涨时,仓位比别人高,在行情下跌时,仓位比别人低,但这种操作难度很大。第二种,寻找阿尔法收益,找到市场没有发现的机会,这虽然很难,一旦下足功夫,还是可以挖掘到好公司。“我们今年的超额收益并不是在仓位上,而主要来自于个股选择。”

具体而言,葛晨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几个部分。首先是跨行业的机会。比如,他在与研究农林牧渔板块的同事交流、一同调研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提前布局受“猪周期”影响的医药个股,继而把握住了相关投资机会。其次,他注重通过深度研究发掘具有潜力的个股。

“挖掘市场还没关注到的机会时,需要注意它的安全边际。越是有潜力的市场,越蕴藏风险。”葛晨进一步解释道,在甄选市场尚未发现的个股时,不能单纯地以公司业绩来做判断,因为这类个股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瑕疵,这就需要基金经理准确判断,瑕疵是否会对原本的投资逻辑形成重大冲击或重大隐患。同时,也要特别关注近期市场的变动是否会对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造成影响。

对于独家挖掘的个股,尤其是初期不被市场认同时,基金经理往往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这就需要基金经理对个股的研究足够深,才能够坚持自己的判断,不错杀个股。

一般情况下,医药主题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主要集中在医药行业。在投资过程中,防范风险也是重要一环。

葛晨认为,首先,医药行业是一个长期稳健向上的行业,在投资中,最好能避免短期波动,同时还要判断其长期趋势。如果预计市场存在下行空间,就要降低仓位,配置一些防守性股票。其次,医药行业细分板块较多,存在换仓腾挪空间。去年下半年,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了36.04%,但仍有一些股票不跌反涨。另外,去年年底,“4+7”(4个直辖市和7个省会或计划单列市)带量采购开始试点,令医药行业的投资逻辑发生较大变化,这时候对行业大方向做出正确判断尤为重要。

看好自费可选医疗消费

作为主要投资医药行业的基金经理,葛晨对医药行业有一整套研究体系。

业内普遍认为,医药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能够长期稳健地增长。葛晨则通对历史数据的梳理和总结分析验证了这一观点。他表示,从投资收益率的角度来看, 2005~2018年,在29个行业的年度涨跌幅排名中,医药行业的表现基本上都排在前列。从个股来看,2005年以来,涨幅前20的个股里,有7只医药股。如果只以一两年的维度观察,医药行业或许并不是最具吸引力的板块,但其每一年都能跑赢平均水平,长期积累下来的超额收益也非常可观。

目前,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是“健康消费需求快速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医保收入增速有限,继而形成剪刀差”。

基于这一主要矛盾,葛晨总结出三个投资逻辑:第一,创新药的机会。医保内市场的结构不断调整,治疗效果佳的药品会被纳入医保。第二,自费可选医疗消费存在较大机会。一方面,医疗级的产品具有较强的消费者黏性,而自费存在差异化定价空间,同时消费者用药具有自主性,这些因素决定了自费可选医疗前景广阔。第三,中国产业公司全球竞争力的提升带来机会,国内具备工程师红利,产业链齐全等优势,在医疗设备、CRO/CDMO(临床研究外包/药物工艺研发外包)行业,未来很可能取代发达国家的地位。

“未来几年,自费可选医疗领域将产生成长性极好的个股。”葛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