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成功关键在于行业应用,5G专网实现“自助烧烤”
当前,走过商用元年的5G已经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与4G主要连接人不同,行业应用市场是5G成功的关键。那么,面对行业应用这样一个新课题,运营商应该如何做呢?日前,中国移动发布了穿行的5G专网商用产品,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先行探索,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毕竟,对于食客而言,相对于过去口味、火候全都固定好的烤串店,现在提供“自助烧烤”服务的新型串吧,更能够让众口难调的朋友们满意而归。
”
面向5G,
行业用户提出五大诉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认为,从行业用户角度来看,他们在发展行业应用中对5G网络提出了五大需求:一是能够承载多类业务;二是提供数据安全隔离与保护;三是独享网络资源且成本足够低;四是可以自主进行网络运维;五是专网和大网能够有很好的融合。
当前,行业应用已经成为5G先锋应用。
在中国,5G已经开始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5G应用不仅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显身手,而且产业界进一步达成了数字化转型共识,从而加速5G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步伐。
特别是在行业应用领域,智慧医疗、新闻媒体、智慧城市、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5G应用占比接近10%,已成为5G先锋应用。
发展5G专网
运营商顺势而为
“运营商应该充分发挥公网频谱优势,加快5G通用能力建设,推动5G产业成熟,推进行业应用融合创新,从而提升整个网络的价值。”王志勤强调。
5G服务千行百业,5G行业应用可以充分体现5G优势。面向行业应用市场,当前全球都在积极探索不同的模式,从而应对垂直行业对5G网络提出的差异化服务需求。
发展5G专网,让5G网络真正下沉到企业,对于运营商而言可谓顺势而为。
王志勤表示,运营商长期以来在网络建设和运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5G时代应充分发挥5G在技术和产业方面的优势,打造5G专网的标准化产品,加快构建To B的端到端运营体系,提供更多的网络解决方案,实现包括前期网络建设、后期交付维护的“一揽子”服务,使得5G网络能够真正下沉到企业,提供专网级的服务,满足行业客户的需求;与此同时,运营商应积极推动5G端到端产业链的成熟,促进跨行业的融合,加强商业模式的创新,积极构建生态。
在5G产业生态的构建中,运营商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5G产业生态是非常开放的,运营企业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行业客户一道积极引入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团结更多的终端、模组厂商、软硬件设备商,实现需求的共同发现、产品的共同创新、项目的共同交付、价值的共同创造。”
面对“挑剔食客”
中移动提供“自助烧烤”服务
5G专网,可谓行业应用领域的最新探索,中国移动无疑成为先行者,并且提供了一个能够让顾客“自主烧烤”的环境。
中国移动的5G专网已经正式起航,且准备充分,“配齐”了行业用户需要的各种能力和差异化的各种产品:
基于“网随业动、按需建网”原则,中国移动推出5G专网“优享、专享、尊享”三种模式,发布边缘计算、超级上行、网络服务等多项5G专网能力,帮助行业客户构建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服务可视的定制化专属网络,满足客户对于数据不出场、超低时延、超大带宽等方面的需求,实现高清视频回传、远程控制等作业场景;
此外,中国移动还发布了5G专网运营平台,该平台可实现所有设备的接入管理和生产流程的可视化调度,为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业务全流程服务。
客观来看,行业客户的需求要比公众客户的需求更高。对此,中国移动技术部总经理王晓云不无感触:“行业客户在规划组网、安全隔离、性能保障、开通运维等方面都比公众客户的需求更高。在5G行业专网的研发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次技术与市场紧密配合、互相协同、互相促进、持续迭代的实践,也是我们与客户共同打磨、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为此我们推动了网络范式、服务模式、研发方式三方面的创新。”
在网络范式上,中国一定着力突破传统网络的单一范式,积极打造“优、专、尊”行业精品网,梳理30余项网络原子能力,形成九大技术方案,按需组合部署。
在服务模式上,中国移动着力推动“网络+云+资源”深度融合,实现基于“BAF多量纲”的灵活套餐,满足不同客户“按单点菜”的需求。
在研发方式上,着力打造新的联合研发模式,以5G UPF为例,通过实施Open UPF计划与产业共同迭代研发,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