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喝这件“小事” 行业大咖关注哪些“大势”?
今年的两会虽已闭幕,但是关于此次两会的话题仍热度不减。今天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下,食饮行业的代表委员们都在关注哪些“大势”?
■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加强”“两不误”
高卫东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全国人大代表、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表示,茅台在今年一季度逆势而上,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加强”“两不误”,营收同比增长13%,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实现了两位数、双增长。
高卫东明确表示,茅台在确保全年目标任务“不降不减”的基础上,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能快则快,把全年任务完成得更多更好一些,在全省国有企业中做表率走前列,为夺取全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最后的胜利,作出茅台更大的贡献。
2020年,跨上“千亿”台阶的茅台集团,正站在全新的起跑线上。高卫东表示,茅台将紧紧围绕“定位、定向、瘦身、规范、改革”的战略要求和“高质量发展,大踏步前进”工作要求,始终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坚守“质量、安全、环保”三条生命线,切实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和“三找”大讨论整改,积极主动拥抱对接新科技,加快推动茅台高质量发展。
■ 保障网络餐饮食品安全 推进营养立法
卢江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卢江带来的提案包括“保障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推进营养立法”等。
关于网络餐饮,卢江委员建议应从加强网络餐饮入网审查力度,建立配送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加强配送过程监管三个方面强化管理。关于食品安全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建议要强化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规划职能,加强预警防控顶层设计;要借鉴此次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经验,尽快建立食品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早期识别和快速预警机制;要进一步发挥投诉举报的民主监督制度优势,建立匿名举报奖励制度,优化举报线索响应和处置规范,加快建立不同区域举报信息调查联动机制。关于推进营养立法,卢江委员则建议尽快研究出台《国民营养改善法》,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营养改善问题提供法律保障。
■ 建立大包奶粉国家长效收储机制
魏立华 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今年两会期间,“六稳”“六保”成为企业家代表普遍关注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建议,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牵头,协调建立大包奶粉国家长效收储机制,并对疫情期间积压的大包粉予以补贴收储。
具体来说,一、对疫情期间加工企业的喷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收储或者予以资金补贴等相应扶助措施,例如政府通过成本价格收购乳企消化过剩奶源所生产的奶粉。二、大包奶粉国家长效收储制度在奶多时喷粉收储,奶少时投放市场,平缓“奶剩”“奶荒”的峰谷差,实现有效价格平抑机制,防止奶价暴涨暴跌,保护奶农利益。三、通过预先配给的方式,助力奶牛养殖行业和乳品加工企业统一布局和科学规划,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动荡和行业损失,创造更加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奶业稳健发展。四、将收储的大包奶粉,定期赠送给边防军人、贫困学校、福利院、困难群众等有需要的人群,帮助群众改善体质,开展营养扶贫,推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
■ 乳业产业园助力中国奶业转型升级
于旭波 中粮集团总裁
全国人大代表、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认为,建立中国乳业产业园,有助于激发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乳业转型升级。
于旭波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乳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乳业传统强国相比,仍面临资源、环保、核心技术等瓶颈制约因素。特别是种养循环模式尚未形成,乳品消费市场培育仍很欠缺,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主要原料乳清粉和乳铁蛋白、乳糖等仍依赖进口,乳品深加工、研发创新能力仍不足,产业链核心技术、装备等仍处于引进、跟随、模仿阶段。实现乳业做优做强和奶业振兴目标,必须深化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发展。
与传统乳业强国相比,我国生鲜乳生产成本高是乳业竞争力不强的根本原因,与我国养殖模式不完善、养殖水平相对较低、科技支撑不足等有很大关系。对此,于旭波建议,要补足乳业发展短板,亟需在养殖模式创新、养殖水平提升、乳品深加工、产品结构多元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国家可以考虑设立专项政策扶持计划,在中国乳业产业园开展先行先试。
■ 提升全社会“健康能力”
李翠枝 伊利集团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质量检测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提出了关于提升全社会“健康能力”的两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