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生意社05月28日讯
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随着下游市场需求陆续启动,建材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目前建材企业复工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但由于需求仍然相对偏弱,建材产品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下行压力。同时,受国外疫情持续影响,玻璃、陶瓷等在建材进出口贸易中占比较大的行业受到较大影响,而随着国内下游相关产品出口的下降,玻璃等行业市场受到“双向挤压”,行业经济运行压力明显加大。
一、一季度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1、建材主要产品产量明显下降。
一季度建材主要产品产量明显下降,但降幅普遍比1-2月份收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3.0亿吨,同比下降23.9%,降幅比1-2月份收窄5.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商品混凝土产量4.2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6.5%,降幅比1-2月份收窄3.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平板玻璃产量2.3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9%,增幅比1-2月份放缓0.4个百分点。其他规模以上建材重点监测产品中,除玻璃纤维布、高岭土产量同比增长外,均同比下降,卫生陶瓷、砖、瓦、大理石和花岗石板材、隔热隔音制品产量同比降幅超过20%。
2、3月份建材产品出厂价格继续下滑。
2月份受疫情防控影响,建材商品流动性大幅减弱,价格微幅波动。3月份以来,市场秩序有所恢复,但需求不足,建材主要产品价格出现松动。3月份,我国建材及非金属矿工业出厂价格指数114.56,环比下降1.3%,同比增长1.1%,一季度平均同比上涨1.4%,涨幅下降明显。在建材各主要产业中,水泥、平板玻璃降幅最为明显。水泥工业出厂价格指数117.5,环比下降3.9%,平板玻璃出厂价格指数87.87,环比下降5.7%。其他行业除建筑陶瓷、粘土和砂石开采、建材非金属矿采选业、隔热保温材料外,环比均出现下降。
3、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受疫情冲击、市场需求较弱、产品产量大幅下降和库存上升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建材行业经济效益指标大幅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规模以上建材行业营业收入8036亿元,同比下降17.1%,利润总额462亿元,同比下降31.4%,其中规模以上水泥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1.0%,规模以上平板玻璃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9.8%。其他建材产业中,除粘土和砂石开采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外,营业收入降幅均超过10%。
4、3月份以来建材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推进。
据我会统计,截止到4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复工率达到99.6%,规模以上建材企业职工返岗率达到超过93%,基本恢复到常年正常水平。随着下游重点工程加快启动及下游基建、房地产企业有所复工,水泥企业复产率稳步上升。截止4月末,水泥行业复工率超过98.0%,基本恢复到常年同期水平,当前水泥企业复产率达到70%。
5、建材进口、出口贸易金额继续下降,降幅收窄。
一季度,我国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出口金额65.2亿美元,同比下降18.2%,其中3月份当月出口同比增长1.5%,降幅比1-2月份收窄10.4个百分点。受建材出口结构调整及汇率影响,今年以来建材及非矿出口离岸价格延续上涨趋势,一季度同比上涨6.6%。
受汇率上升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一季度建材及非矿进口43.5亿美元,同比下降19.7%,降幅比1-2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8.5%。
二、当前建材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内市场启动偏弱仍然是建材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近年来我国建材行业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明显转变,行业运行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建材国内外市场需求进一步下滑,企业生产后续动力仍然较弱。
目前建材企业复工情况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但市场需求主要以重点工程为主,非重点工程、房地产等市场启动速度相较于建材企业复工复产速度仍显缓慢。同时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市场招投标热度下降,很多既定招标项目都有不同程度延期,对企业既定的年度计划和业绩目标造成直接影响。同时,3月份由于基层社区、村镇、办公楼因防控疫情,工人进入困难,装饰装修市场“最后一公里”还未完全打通,导致消费滞后。建材市场整体偏弱,导致企业复产动力不足、库存较高,价格下降,效益下滑。
2、国际疫情导致我国建材及相关产业出口下降,部分行业国内外市场“双向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