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告行业同心战“疫”复工复产促发展
中新网四川新闻4月13日电 (卢东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市场需求的断崖式下滑让广告行业成了“重灾区”。然而四川广告人在这场疫情中没有倒下,在职能部门帮扶指导下携手抗疫,复工复产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公益,共同发出了川商复苏最强音。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广告处副处长毕胜日前走进“川商涅槃起,今春共驰行”——助力四川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公益宣传活动直播间,解读行业监管及帮扶政策,讲述四川广告人抗疫故事,传递出四川广告行业复工复产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帮扶广告企业全力复工复产出实招
广告在服务生产、引导消费、塑造品牌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市场需求显著降低,导致广告业务受到极大影响。
讲述四川广告人抗疫故事
“食品快消、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遭遇断崖式下滑,而这些都是广告主较为集中的行业,客户均主张取消订单、调整商业计划、削减预算、取消投放,广告企业营收大幅下降。”毕胜介绍,受疫情影响,四川广告行业超六成企业营收降幅达20%-50%及以上,将近九成的企业账上现金流只能维持经营3个月以内。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在调研收集有效样本1152份形成的《疫情对四川省广告企业的影响及企业诉求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疫情除了带来的市场需求显著降低,同时导致了严重的资金周转困难。头部资源广告企业资金压力主要来源于广告媒体的经营权费,广告代理企业最大的支出压力来源于员工的工资社保。其次是房租、支付应付账款、广告媒体租赁费用以及偿还贷款。此外,企业未来半年内还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关联产业或上下游产业停工、融资难度增大等困难。
“我局从春节后,就在持续关注广告业复工复产的情况。2月2日,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但受疫情影响,广告企业均未开始办公。”毕胜介绍,省市场监管局就此提前部署广告协会、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广告行业情况,既要指导广告企业在家远程办公,也要随时做好复产复工准备。并根据部分市州反馈情况,向指挥部报送了《疫情期间广告监管工作及广告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通过主动作为,切实帮扶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查办借疫情发布虚假违法广告不手软
“我们发现,在全国齐心抗击疫情时,有些商家却利用疫情蹭热度借机发布虚假违法广告,一些商家为推销药品宣传能预防冠状病毒感染,虚构药物对疫情有防治功效,普通食品宣称食用后能提高免疫力,普通口罩宣传具有防护功能等等,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广告市场秩序。”毕胜表示,在全力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广告监管工作也从未有丝毫放松。
据悉,在疫情防控中,四川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立足广告监管职能职责,强化对疫情相关广告的监管,从大年初四(1月28日)起就启动了对全省92个电视频道、52个广播频率以及重点互联网媒介疫情防控广告的专项监测。重点监测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医疗等疫情预防、治疗类广告,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类广告,以及涉及野生动物及制品和猎捕工具类广告。同时向媒体、广告经营单位开展疫情防控广告发布提示,从源头上杜绝虚假违法广告发布。加强巡查检查。重点加强对网站、网页、互联网应用程序等互联网媒介,以及商场、超市、集贸市场、药店、诊所等场所的巡查,检查、查看利用互联网、户外、店堂、印刷品等发布的广告是否含有明示或者暗示可以预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内容,是否有利用疫情发布误导消费者的虚假违法广告。
同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只要发现销售野生动物及制品广告、投诉举报反映广告中的产品存在假冒伪劣行为、广告存在虚假或引人误解宣传行为,依法从快从严查处。截至目前,全省疫情专项监测检查广告累计28.87万条次,发现涉疫违法违规广告线索153条,责令改正、停止发布149件。全省共立案查处涉疫广告37件,向总局广告司报送典型案例6件,被总局采纳曝光1件。
携手四川广告行业公益行动促发展
广告企业在此次疫情中,既是受影响者,也是战斗者。在省局广告监管处指导下,以省广告协会为纽带,四川广告企业自始至终充分发挥传播作用,为疫情防控、复产复工做好宣传工作,共同助力疫情防控。据不完全统计,1月25日以来的“抗击疫情、四川广告人在行动”活动,全省超过300家广告企业利用自身广告媒体资源,设计、制作、发布抗击疫情的公益广告,共计投放2000多个广告点位,刊例价值超过3亿元,在这场抗击疫情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四川省广告企业还踊跃捐资捐物,通过各种途径援助疫情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