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20-11-27 22:45 的文章

肖玉航:全球难有第三轮货币大宽松 中国今年将

  从两会货币与财政负责人表态来看,今年货币政策将收紧,已做好货币战争准备;财政部长则表示要做好过十年紧日子,从目前中国及未来一个阶段来看,中国出现货币宽松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可能出现货币回笼或消除泡沫式的隐性回落。

  世界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了两次明显的世界货币大宽松,以美国为主的货币政策出现明显宽松,中国4万亿投资与巨大的信贷投放,也出现在2009年的高峰。近年来,欧元区及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均出现明显的货币宽松政策,而至目前货币战争的迹象已明显进入到一个敏感信号,中国央行日前表示已做好货币战争的准备。近期美股连创新高,已将金融危机时的历史跌幅全线通吃并返身上方运行,而部分国际金融研究机构预测称,全球将迎来第三轮货币大宽松。笔者研究认为,这种概率并不大。

  历史轨迹如果从大的时间跨度或近年货币政策区域国家变化来看,也的确如国际投行所说,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国际竞争表示并不会完全如此。比如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期研究报告显示: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央行持续宽松货币政策,但目前主要央行的表态仍未见退出迹象,摩根士丹利甚至称第3轮“货币大宽松”已蓄势待发。该机构认为:第一轮2008-2009年的大宽松,成功地避免了萧条与通缩,帮助全球经济从2009年中期开始复苏;第二轮大宽松从2011年底开始,2012年加快了步伐,全球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走出低谷;虽然撤出过度扩张的政策可能已经列入不少央行行长的日程,但近来他们更侧重于其他方面的考虑。现在更有可能迈入全球宽松周期的第三个阶段。

  笔者研究跟踪世界货币政策发现,实际上当前所出现的货币政策变化,缺少新兴经济体的跟随,其货币宽松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从影响最大且发展乏力的角度来看,部分国家采取货币超印及贬值政策是一种无奈或国际竞争的选择。比如日本,安倍政府上台后,采取的加大货币供应的货币策略,使得日元贬值风险继续,其意在刺激出口,提升国际竞争力,但如果过分地推进货币宽松政策,其将可能带来较大的社会、债务风险或国际信任力。

  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实际上其已出现了三轮货币宽松政策,QE1、QE2及QE3等政策,但QE3政策的建立与前两次在量上与宽松度上略低,一些还采取了扭转操作。今年2月底,国际机构预测美国可能退出货币宽松政策,减少财政支出,但从最新联储主席表态来看,美国或仍将继续延续宽松期一个阶段,这也是美股在历史高位继续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历史会重演吗,继续宽松政策的变化实际上面临着世界货币战争的深化,如果货币泛滥,那么对经济的冲击的最终危害恐怕是不言而喻。因此,出现全球普遍跟随的三轮宽松政策概率较低。

  中国作为重要的经济体,其在国际地位中的作用显现明显,但由于人民币的国际流动管理限制,其使得国际投行对人民币宽松与否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也是部分国际投行认为美、日、德、英等主要国家货币宽松继续就可能导致第三轮货币宽松的主要依据。但事实并非如其所愿,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将融入世界金融体系,如果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没有这些国家货币的研究考虑,则判断全球将进入第三轮宽松是缺少因素支撑。

  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2008年之后实际上采取了非常之高的货币宽松政策,4万亿的经济刺激规模与巨大连续的信贷投入,使得国内地产泡沫连续推高,M2的走势也呈现陡峭的风险走势,M2/GDP比值接近200%,其虽然保持了经济增长,但付出的环境代价、债务风险累积也非常之重,而实际区域、品种的通胀非常之大。从M2的走势来看,中国宽松政策是一种火箭式的急升,其持续性较差,而细分领域来看,这种M2的急升,显示中国经济难有更大规模的货币宽松,目前经济体系内地方债务风险、养老金巨大缺口之争、企业债务急升、影子银行风险、地产泡沫等因素都与经济刺激、货币超发密切相关,而至今为止,笔者对于中国M2形成的货币急增,仍然在研究与跟踪之中,目前总体感觉其与世界金融体系内的M2增长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或隐风险比较突出。从两会货币与财政负责人表态来看,今年货币政策将收紧,已做好货币战争准备;财政部长则表示要做好过10年紧日子,从目前中国及未来一个阶段来看,中国出现货币宽松的可能性不大,甚至可能出现货币回笼或消除泡沫式的隐性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