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美味再升级:番茄酱的烹调妙用
一则去年的网络新闻说,因日本科学家报道了一项实验结果,每天三次、每次喝一杯番茄汁,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结果让超市中的番茄汁被中年男人们一抢而空。这项研究结果是否有普遍意义姑且不说,多吃点番茄产品总是有益无害的。
很多研究发现,给受试者长期、大量地补充提取出来的抗氧化物质,或者抗氧化维生素(VA、VC、VE等),并未取得理想中的防病效果,甚至在某些研究中还表现出提高总死亡率的副作用。然而,从膳食中的蔬菜水果中摄入抗氧化物质,却几乎不会令人们失望,都表现出了减少癌症、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的有益作用。
从膳食中摄取番茄红素的种种好处,从有利预防心脏病到有利预防前列腺癌,早就被公众所熟知。不过,对于我国居民来说,要增加番茄红素的膳食摄取量,潜力还真是非常非常大。
购买各种品种的番茄,把樱桃番茄(圣女果)当成水果或者做沙拉,把大番茄拿来做糖拌番茄,或者做番茄蛋汤、番茄炒蛋等,是传统的做法办法。其实很多菜肴都和番茄很“搭”——比如说,炒茄子加番茄,茄子不容易变黑,味道也鲜美;炒菜花、绿豆芽、藕片时加入番茄,颜色红白相配,也很漂亮。
不过,还有很多吃番茄的主食创意。比如做煎饼的时候加入去皮的番茄碎,饼呈现红色,非常漂亮;做汤面、卤汁、疙瘩汤的时候加入番茄,是让人眼前一亮的配料。番茄和甜食也经常亲密接触,比如把番茄打成浆,或者切成小丁,和酸奶拌在一起,颜色味道都不错。
人们恐怕不会想到,含番茄红素最多的番茄,居然是我国自己培育的樱桃番茄。新闻报道,一种品种名叫做“喀秋莎”的国产樱桃番茄,番茄红素含量傲视群雄,100克鲜重中高达16.5mg,据国内外文献,这是有报道的最高值。即便是常规大番茄品种,新疆产的红番茄每百克也高达10mg以上,据报道有些可高达13mg/kg,高于国外同类产品。
顺便说一句,樱桃大的小番茄是大自然中的古老品种,并不是什么转基因的新产品。其实很多水果和瓜果在古代都曾经个头很小,只不过人们千百年来习惯于选育果实大的品种,倒把多年之前的小果状态给忘记了。
不过,除了直接吃番茄之外,还有很多其他亲密接触番茄美味的途径,比如番茄酱、番茄汁、番茄沙司等。
比如说,炒肉片、做肉丸的时候,最后调成茄汁风味,肯定能让人食欲大开;把虾做成茄汁大虾,把牛肉做成番茄牛腩,把面条卤汁做成浓番茄卤,都让人在卖相和味感方面得到极大满足。而这些,都是要用到番茄酱或番茄沙司的。
既然我国有最优质的番茄,当然也就有最富含番茄红素的番茄酱。测定表明,欧美国家所产的番茄酱中,番茄红素含量多为4mg/100g左右,而新疆产番茄酱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可达
6mg/100g。不过,含番茄红素特别高的番茄酱并不是特别吸引眼球,因为它的颜色红得太浓重,有点发暗,反而不如那些红色略淡的番茄酱看起来漂亮。所以,购买番茄酱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嫌弃那种有点发暗的深红色。
善用番茄产品,能让家常菜产生与众不同的美味,试了就知道。
比如说,我家做番茄炒蛋,要用到番茄酱。先把葱花和略调味的鸡蛋液倒入,嫩嫩地炒到凝固,立刻取出;再加少量油炒番茄块,略软后放入鸡蛋翻匀,再加入2勺番茄酱混匀,最后关上火,加盐调味。加番茄酱炒后,番茄的红色被大大强化,味道更为酸香可口,特别是鸡蛋块被番茄浓汁包裹,吃起来特别美味,让老公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