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25 11:49 的文章

曹雪涛、王贻芳、葛均波……两会,科教界代表

  5月21日,2020全国两会正式开幕。

  今年的两会上,曹雪涛、葛均波、王贻芳等代表委员,针对大学评价、论文贩卖现象、大科学装置经费筹集、“双一流”建设、研究生培养规模等科教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以下为科学网的盘点。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大学评价避免走入“唯排名论”误区

  当下,国内外很多大学评价体系或“排行榜”被广泛地传播和参考,社会关注较高。但是,这些评价体系是否科学、评价结果是否可信,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认为,应通过优化评价体系,从引导高等教育注重内涵、特色、质量的角度出发,促进大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评促建”。

  围绕如何优化提升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化发展,曹雪涛建议,首先要建立健全分类别、分领域、分学科的评价机制,减少综合性、排名性评价,引导各高校对自身改革发展的成效和不足有准确的认识。

  其次,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中,要坚持“质量”和“贡献”的导向,注重对成果创新质量、实际贡献以及长期社会影响的考量。“要把‘培养人’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核心标准,充分体现人才培养质量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曹雪涛告诉《中国科学报》。

  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办学类型、发展定位、学科优势、所在地域、所属行业等“特色”因素,构建开放灵活的评价机制,在评价中注重引导学校特色化发展。

  最后,曹雪涛表示,还要理性看待、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引导高校坚定特色、保持“定力”,避免走入“唯排名论”的误区。”

  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加大打击贩卖医学论文力度 莫让学术沦为功利之奴

  “我国亟须针对医学论文贩卖现象进行严厉的打击,营造正确严谨的学术环境和人才评价机制,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和医疗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也为优秀的医学科研工作者正名。”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葛均波表示。

  针对这种现象,葛均波建议,对医务人员采取分类管理的职称与薪酬制度。综合考虑其学历、工龄长短、临床能力以及教学、科研获奖、大众科普等相关情况合理评价,破除“以论文论英雄”的评价机制,防止他们迫于职称晋升、业绩提升等压力买论文。

  另外,对大学、研究机构、高等级医院中有研究能力的医生,可以采取目前的管理制度,侧重学术创造力(学术成果数量和质量)、学术影响力等评价指标。对于其他的临床医生,则应侧重工作及效果,公共服务能力和态度,综合素质,下属、同行或学生评价情况等的评价指标体系。

  葛均波认为,应加强对现有的已经初步具备一定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进行全面支持,包括资金、人员编制、出版政策等方面,重奖在国内科技期刊发表的优秀成果。

  此外,葛均波强调,应通过法律手段和征信系统严惩枪手公司、网站以及购买医学论文的医务人员。

  “结合政府正在建立的全民征信系统,将有医学学术研究买卖的主体双方纳入征信体系之中;对于实质性通过雇用中介公司购买医学论文的医务人员和有严重造假行为的研究者一旦发现,记入其个人信用档案,并将其纳入考核和评定指标。”葛均波说。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王贻芳:资金缺口或导致大科学装置工期推迟

  自去年6月位于北京怀柔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项目开工之后,工程建设一直稳步推进。然而,在疫情的影响下,下半年HEPS的建设能否跟得上计划,却成了未知。

  “HEPS项目今年的建设经费比原定的少了50%以上。我们现在正在想办法。”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透露。

  类似的问题不仅发生在HEPS项目上。王贻芳表示,今年,不少在建的大科学装置都面临着资金缺口问题,即财政资金不能满足项目建设进度款和设备研制的支出需求。

  为解决国家暂时的资金困难,同时保障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设和工艺设备研制的进度,王贻芳紧急建议,依据《财政部关于资金归垫问题的通知》文件精神,允许承担重大项目建设的法人单位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或借用其它经费垫付重大项目的建设支出及按合同期限支付设备研制经费,以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同时,他建议,垫付资金方案经预算主管部门审核报财政部备案后,允许在下一个财政年度按照相关程序办理资金归垫。

  “这种方式不仅能弥补财政资金缺口,保证项目建设按预定工期完成,还能盘活因各种原因闲置的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王贻芳说。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给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