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19 23:01 的文章

西安高新區2020年一季度答卷實體經濟高開穩走聚力打造硬科技發展示范區

近一階段,西安高新區組織各級領導干部深入貫徹學習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努力將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2020年第一季度以來,西安高新區聚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聚焦民生福祉,加快經濟建設步伐,實現地方總產值527.15億元,實體經濟總量佔比達75%,同比增長6.2%,繼續保持了高開穩走的態勢。

除卻地方總產值與實體經濟總量穩中有升,西安高新區還通過穩金融促發展、充分利用外資、繼續優化生態環境治理等措施,以一套漂亮的“組合拳”經受住了疫情考驗,多項經濟指標好於預期,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實現逆勢上揚,經濟向上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韌性大、潛力足的優勢充分體現。

西安高新區2020年一季度答卷實體經濟高開穩走聚力打造硬科技發展示范區

實體經濟穩步提速

“硬科技”強勁驅動增速

2020年第一季度,面對疫情影響,西安高新區工業增加值增長14.6%,對地方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率達到60%。實體經濟保持高開穩走得益於高新區各級部門始終和企業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千方百計給政策、出實招,把好監管關、服務關、健康關、關愛關,全力扶持企業復工復產,讓經濟發展“不停步”。

今年一季度,全區“五上”企業已復工1313家,復工率100%,復工總人數約30.9萬人,工業企業產能恢復至正常水平的95%以上。其中,三星半導體、中興通訊、楊森制藥、比亞迪電子、金花集團等147家重點企業產能已恢復至100%。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區實體經濟從業人口近60萬人,對高新區“保就業”貢獻巨大。其中,工業從業人數17.5萬人,建筑業從業人口6.73萬人,生產性服務業(不含銀行、保險和其他金融)從業人數30.6萬人。

疫情期間,西安高新區精准施策,全力破解“穩就業、促就業、擴就業”工作難題,努力將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面對疫情影響,西安高新區還搶抓機遇,進一步加大工業投資。據了解,2018-2019年,西安高新區累計投入工業項目370項,累計完成工業投資760億元。而2020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工業投資繼續保持開局高走態勢,投資額同比增長83.4%,總量佔全市比重達到64.1%。

為確保重點項目建設提速提效,早日建成投產,西安高新區還圍繞重點項目建設,聚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建設﹔出台《西安高新區“工建審批75日辦結”實施方案》,不斷減環節、優流程、減材料、縮時限,加快促進重點建設項目早開工、早投產。

根據西安市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西安高新區完成生產總值(GDP)527.15億元,同比增長6.2%,總量佔西安市的25.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2.2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76.72億元,同比增長11.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48.19億元,同比增長3.9%。

西安高新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根據當前發展態勢,2020年高新區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態勢,預計實體經濟在經濟總量中佔比將接近80%。下一步,高新區將力爭到2025年打造成電子信息產業、汽車產業、高端裝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4個千億級創新型產業集群。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在聚焦實體經濟的同時,還重視營造創新生態,打造“硬科技”發展示范區。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三屆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成立了硬科技局、組建硬科技創新研究院、搭建硬科技應用場景,設立100億元的硬科技產業基金,推動科技金融互乘放大,實施人才服務專員制度,積極參與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不斷提升硬科技的品牌力和影響力。

西安高新區2020年一季度答卷實體經濟高開穩走聚力打造硬科技發展示范區

金融業逆勢增長

強力支持區域發展

金融業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保障,也是實體經濟發展成果的“晴雨表”。2020年一季度,西安高新區金融業發展逆勢增長,實現金融業增加值83.44億元,佔比全市近30%﹔駐區銀行機構存款余額同比增長13%,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6%,存貸款余額增長超過15%,實現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額62.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2.62億元,同比增速110%。

一系列亮眼數據皆表明,西安高新區金融業發展穩中向好、勢頭強勁,為保障企業復工生產、穩定區域發展大局起到了強有力的支撐。

2020年以來,西安高新區搶抓機遇、危中尋機,先后啟動了絲路(西安)前海園、“三改一通一落地”架空線纜落地等項目建設﹔集中開工了聚焦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16個重點項目﹔並成功引進中德工業4.0絲路創新中心等13個數字經濟項目入駐西安高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