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19 09:57 的文章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求生存是华为现在的主题词

本报记者 李甜 深圳报道

“在技术获得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去年)我们加大研发投入,大概增加了30%的研发投入,其中很多是用于我们所谓的‘飞机补洞’。包括重新设计超过6000万行的代码,包括开发1000多块新的单板,包括对新的供应物料进行选择,应该说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代价。”5月18日,华为第十七届全球分析师大会在深圳举办,在主题演讲之后,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接受包括《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在内的中外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过去一年的华为是如何生存至今的。

与郭平一起接受中外媒体群访的还有华为常务董事、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汪涛、华为消费者BG全球生态发展部总裁汪严昱。

其中,汪严昱提到,2019年5月16日开始华为不被允许再使用谷歌生态,在这种情况下华为被迫发展HMS生态,在过去一年,尤其是在面向生态的开发者服务平台方面、多种技术方面,华为加大投入。而截至上个季度(2020年第一季度),在华为HMS生态上已有约140万个开发者,与2019年初相比增长了150%。

过去一年,根据Gartner最新数据,在遭到美国打压的情况下,华为云在全球IaaS市场排名上升至第六,增速高达222.2%,全球增速最快;在中国IaaS市场,华为云的份额排名也升至第三。针对华为云业务,汪涛提出,华为将在三个方面来打造具有差异化与更大价值的华为云解决方案:“第一,华为将把我们耕耘了30年的ICT技术和我们的云进行充分的融合和结合,这样共同拉通我们的端、边、管、云,来构建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第二,华为公司将把我们自身数字化的经验和经历,把它借用的云来形成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政企客户。第三,华为公司将坚持共创、共赢、开放的理念和我们的广大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一个开放的云、一个领先的云。”

这场媒体问答信息量极大,记者根据现场发言实录整理如下:

记者:到今天,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刚好满了一周年。在过去的一年,华为是如何保持发展的,面向未来,挑战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郭平:过去一年,对华为来说是很艰难挑战的一年。我记得,去年的5月16日,我们上到美国实体清单时,是一片手忙脚乱。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跟我们的客户,跟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员工进行沟通、澄清和理解。在技术获得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加大了研发投入,大概增加了30%的研发投入,其中很多是用于我们所谓的“飞机补洞”。包括重新设计超过6000万行的代码,包括开发了1000多块新的单板,包括对新的供应物料进行选择,应该说我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代价。幸运的是,我们获得了绝大部分客户、合作伙伴以及华为员工的信任和认可,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面对长期的规则不确定的制裁,我相信我们能够努力寻找到解决方案。

记者:关于现在科技发展的趋势,有可能出现两个科技半球,一个是以美国为主导与得到美国认可的半球,另一个是从某种程度上不依赖美国科技的这一个半球。对于所说的第二个半球,华为能否从这个市场上获得足够的增长,以及华为要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来从这个市场上获得足够的增长?

郭平:我刚才在演讲里提到,在连接领域,我们有过经验、教训。追求统一的标准,这是大家的共识。我想,我们以前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体验,去不同国家、不同洲际旅行时,需要换不同的手机。从2G、3G的多制式好不容易统一到5G的新制式,我认为这个趋势仍然是存在的,而且国际组织在这中间也发挥了一个积极的作用。

我刚才也提到,在2G时代,多制式的美国运行商,使得美国电信设备制造商,最终是在竞争中不再具有领先地位,并且最后衰落了。我觉得这个里面,美国是有过这样的教训的。欧洲通过推广GSM,并且把这个制式全球化,欧洲的运营商、制造商是获取了很大的利益的。

我想,过去的经验表明,制造商、运营商,最终的消费者,都能在统一标准的世界里面获得利益。不管未来会由于种种原因、遭受到什么挫折,但是我们认为,这是大家都认同的一个趋势,相应的国际组织应该还会积极地推进统一标准,华为也会积极地参与、支持和秉承开放公平无歧视的基本原则,以持续地开放和合作的方式,推动全球统一标准的实现。

记者:想问一下,华为在欧洲的发展计划,尤其是在生态系统的建设方面,包括ICT的生态和HMS的生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