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17 15:06 的文章

广发宏观:公共消费、旧改、基建及硬科技 年内产业政策框架

原标题:公共消费、旧改、基建及硬科技:年内产业政策框架

摘要

【广发宏观:公共消费、旧改、基建及硬科技 年内产业政策框架】政治局会议强调“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如何扩大内需?代表消费领域增量思路的就是“公共消费”:从快件箱事件看公共消费的未来发展。(郭磊宏观茶座)

  报告摘要

  第一,政治局会议强调“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如何扩大内需?

  第二,代表消费领域增量思路的就是“公共消费”:从快件箱事件看公共消费的未来发展。

  第三,代表房地产领域的就是“旧改”,旧改属民生工程,又可对建材、耐用消费品、服务类消费、新基建等领域有广泛的带动作用。

  第四,代表基建领域的就是“传统基建+新基建”,从项目审批、融资、专项债、相关行业量价看,基建投资二季度加码明显。

  第五,代表制造业领域的就是“硬科技”,政策指出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

  第六,以上四位一体的框架代表年内产业政策导向,它兼顾了增长和结构。对中国经济的理解要避免单维度化。中国经济增长是一个由“产出、就业、财政、再投资”构成的内生均衡系统,各变量之间相互影响,增长过程尤其要照顾中长期和短期的平衡。

  正文

  政治局会议强调“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如何扩大内需?中央政治局5月15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要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要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代表消费领域增量思路的就是“公共消费”:从快件箱事件看公共消费的未来发展。从历史经验看,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身周期规律,所以政策在这一轮也并没有打破消费既定趋势的强刺激政策,一个增量的提法是“公共消费”。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这是中央首次提及并要求增加公共消费。4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中再次强调“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此后很多省市相关文件都把扩大“公共消费”当作方向之一。

  什么是公共消费?在前期报告《什么是公共消费》中,我们解释了一下公共消费的范畴。狭义的公共消费指的是政府消费,而广义的公共消费则指的是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以及向住户以免费或低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等方面的支出。前者是指政府行政活动对公共资源的消耗;后者是指由社会公众即期消费的各种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保、科学、文化、体育、国防等各项社会事业支出。此外广义的公共消费还包含了消费性投资,即具有当期投资、跨期消费性质的公共投资,如给水排污、公园绿地、博物馆、图书馆等建设项目。公共消费(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一起作为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项。

  从近期快递箱这样一个小的领域,我们可以看出公共消费的方向,即公共支出、未来消费方向、社会福利及民生项目的三者结合。针对丰巢快件箱超时收费问题,中消协日前称“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消费者需求,既要满足消费者对普遍服务提出的更高质量要求,又要适应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服务需要,适当延伸或扩大公共服务领域和范围,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将小区原有投递箱智能化升级改造作为新基建项目,纳入公共消费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