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17 07:22 的文章

沈建光: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融合会更加紧密

原标题:沈建光: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融合会更加紧密

  互联网贷款监管新规近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于5月9日正式出炉,中国银保监会通过官网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曾经野蛮生长的互联网贷款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新格局?

  5月16日,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互联网贷款新规征求意见稿对整个行业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因为金融机构和数字科技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多,而新规对科技创新的一些成果给予肯定,并且鼓励科技公司跟金融机构进行更加深度的合作。

  沈建光进一步分析称,各大银行都在做数字化转型,但不同的金融机构在运用不同技术上的比重却并不一样。大银行的技术实力较为雄厚,它们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上的储备和投入较多。中国四大行都有自己的金融科技部,并且成立了独立的科技公司,对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应用、产品设计、营销风控等方面都有非常强的储备。但同时,大银行也仍需要做更多的内部建设,未来敏捷银行会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即大银行的体系内部也会建成小的敏捷银行,快速迭代、创新驱动、跨界整合、价值共享、组织赋能等,在未来都将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可对于中小银行而言,科技的投入不如大型银行这么完备。对此沈建光认为,未来整个金融业态会发生重大的转变,金融机构将更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中小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融合会更加紧密,城商行和农商行更需要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以下为沈建光发言实录:

  感谢廖院长的邀请,非常荣幸来参加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正好着刚才黄教授的话,我谈一谈数字科技在金融高质量发展当中的作用,也是结合京东数科的实践,从金融科技的角度看看数字科技如何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当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金融数字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金融数字化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金融数字化发展需要监管适应性调整。

  第一个话题,我们现在金融要高质量发展,第一块就是我们如何做到普惠?刚才提到了很多为什么传统的金融机构它还是在普惠当中碰到了一些难点,数字科技是如何去应对的,为什么数字科技会发挥作用,我会详细的跟大家分析。

  我们看到传统进行金融服务的时候,它是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比如说开户要面签,贷款要进行尽职调查,而且时间也可能就是9点钟到5点钟,但是这个数字化的服务,网上的金融服务是没有时间,空间上也可以突破,极大的降低了普惠金融的成本,降低了运营的成本,这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们具体来看,金融数字化降低了获客成本。获客成本为什么会降低,因为我们利用了大数据,通过大数据来发现客户的一些特质,他的抗风险的能力或者经营的能力,这样就是可以进行精准的营销。我们看到第二部分是可以提高收益率了,因为以前传统的金融机构它要进行贷款员一对一对金融机构进行服务的,还要进行调查。现在如果通过大数据技术的信息收集能力,而且又有电子商务的场景,可以有效的提高信贷审批的效率,降低成本。甚至我们看到很多风控都是通过机器,也就是人工智能的形式,没有一位贷款员。刚才其实也提到了,互联网贷款它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给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但是它也不是依靠抵押品、贷款员进行尽职调查,而是利用数据。中央已经明确提出“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这个提法是非常精准的。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其实可以非常好的刻画中小微企业的特征,这样的话,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时候它的风险控制会大幅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风险,对以后将来违约的成本,这些都是考量。对于大数据还可以进行营销,金融机构收集数据的维度非常的全面,时效性也更强,在金融机构进行决策的时候,很多欺诈都可以进行解决,因为都是线上多维度的对客户进行分析,这样也避免了比如说线下的很多票据也可以作假、很多证明作假,这样的话真是对真正的人力去复制这些成本,一是非常高,二是也很难完全解决问题。所以在各个细节当中,运用大数据、金融科技怎么样可以,比如说加速新金融产品的研发,提高机构的运行效率,这些都是通过像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进行,而且可以24小时,也是进行其实是跨地域的进行,这个是对中小微企业,特别是在扶贫农贷上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否则的话小户贷款金额都非常小、非常分散。如果用传统的方法,要靠贷款员去贷款的话,那个成本是远远不能覆盖它的收益的,所以这个收益的话,刚才其实是从五个方面降低获客成本、提高单户收益、进行精准营销、新的产品研发、应用效率就可以大幅的提高效率,从而达到普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