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自动驾驶独角兽要“卖身”,钱烧完了?
在全球自动驾驶研发的核心地带美国加州,外界曾将 Waymo、Cruise、Argo AI、Aurora 及 Zoox 并称为硅谷自动驾驶「五大家族」。
与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Waymo,背靠车企巨头的 Cruise 和 Argo,以及拥有华丽创始人背景的 Aurora 们都不同,Zoox 背后既没有母公司的支撑,也缺乏创始人的光环,凭什么能挤进硅谷自动驾驶公司的前五呢?
这事儿得从 2013 年说起。
那一年,Zoox 在洛杉矶车展上发布了一个一鸣惊人的设计概念:一辆没有前后挡风玻璃、没有驾驶座、没有车头车尾之分的自动驾驶概念车 Boz。
Zoox 在当时就宣布将专注在 L4 以上的自动驾驶,还在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受限于整体的技术水平,L4 的概念在那时看还过于超前。
在随后的几年,Zoox 以硅谷明星无人车创业公司的印象逐渐被大众知悉。
其次,Zoox 曾向外界描述了一个颇具想象力的资本故事:
通过吸取 Waymo、特斯拉和 Uber 三家行业巨头的特点——即集技术、制造和运营于一体,整合出一套电动车自动驾驶打车服务体系。
这个故事一度在市场上非常吃香,为 Zoox 吸引了一众投资人。
Zoox先是获得硅谷知名投资机构 DFJ、IDG 资本以及腾讯的青睐,完成 2.5 亿美元的 A 轮融资。
而后,2018 年 7 月,Zoox 又宣布获得 5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
这两轮融资在当时是一个什么概念?
2018年,Cruise 还没有获得软银和本田 27.5 亿美金的融资,即便是 Argo 拿到大众汽车 26 亿美金投资,亚马逊和红杉资本 5.3 亿美金入局 Aurora,Waymo 首次获得 22.5 亿美金融资,也是一两年之后的事情。
Zoox 在当时引领着自动驾驶行业的融资记录。两轮融资后,也让 Zoox 估值一时蹿升至 32 亿美元——成为彼时全球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
可以说,Zoox 有一个非常好的开局。
自动驾驶要烧多少钱?融资 10 亿美金只够花一年
与硅谷其他四家自动驾驶公司的想法不同,Zoox 从一开始就打算完全从头设计一辆无人车。
这种无人车长这样:可双向行驶(无车头车尾之分),无挡风玻璃、无方向盘、无刹车,放弃驾驶舱而采用面对面的乘客座椅设计,乘客可以聊天、睡觉甚至娱乐。
2017 年,前法拉利公司高管 Corrado Lanzone 加入 Zoox 担任制造业务部门副总裁。
在此之后,关于 Zoox 要自己造车的消息就不绝于耳。
到 2018 年宣布拿到 5 亿美金融资后,Zoox 对外披露了一些新进展,包括:公司规模已超 500 人,计划在 2020 年推出商用无人车,以及已经造出了 6 台原型车。
但「造车+自研自动驾驶」的模式也注定了 Zoox 是一家比同行更烧钱的公司。
如果你对自动驾驶有多烧钱没什么概念,我们不妨以信息更为公开的 Waymo 为例,来看看 Waymo 每年在自动驾驶上花多少钱。
据最新的消息,Waymo 现有团队规模已经达到 1500 人,并拥有接近 1000 辆的自动驾驶车队。
这其中有哪些开销呢?
第一个成本是人员支出:
软件工程:340 人
硬件工程:260 人
车队管理、客户支持和远程协助:120 人
供应链运营:50 人
产品和项目管理:50 人
金融:30 人
政策、营销与公关:25 人
人力资源:20 人
汽车厂商合作关系:10 人
工业设计:50 人
(注:根据 2019 年数据整理)
Waymo 每年工资支出在 5 亿美金以上。其中,软件工程师团队平均年薪在 30 万美金。
随着车队规模的扩大,车队管理、客户支持和远程协助的团队人员会呈线性增长。
第二个成本是车队支出 :
亚利桑那州:约 400 辆自动驾驶车辆;
加州:121 辆;
其他城市:约 300 辆;
这其中,车辆预计采购成本与改装成本约为 35 万美金/辆,这就相当于一次性支出 2.8 亿美金。
第三个成本是公司运营支出。随着车辆和人员的增加,这部分成本还会不断增加。
总得来说,自动驾驶的研发速度和烧钱速度,与自动驾驶公司团队规模和车辆数目成正比。
Waymo 从今年 3 月融到的一笔 22.5 亿美金融资,加上今天(5 月 13 日)宣布获得的 7.5 亿美金融资,这笔共计 30 亿美金的融资够 Waymo 花多久?
按照上述成本拆解,这两笔融资大概只够 Waymo 花 3 年。
根据通用与Uber的财报显示,规模超过 1000 人的 Cruise 以及 Uber ATG 团队每年的开销也基本接近 10 亿美金这一级别。
更别说拥有 1100 人员工,还要造车的 Zoox 了,其烧钱速度并不比上述三家公司慢。
这也难怪有人这么评价:Zoox 此前总计近 10 亿美元的巨额融资可能已所剩无几。
坚持造车,错了吗?
Zoox 坚持造车这个理念,是公司前任 CEO 兼创始人 Tim Kentley-Klay 引入的。
2019 年初接替 Kentley-Klay 走马上任的新 CEO Aicha Evans,也继承了造车的思路,选择了最具挑战的方式研发无人驾驶。
她甚至在公开场合放话:「如果我们不是从头开始构建它,我就不会感兴趣。」
这个思路也让 Zoox 成为众多自动驾驶公司中的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