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行业,现在面临崩盘
“AI没让人失业,搞AI的人先失业了。”这是2019年AI行业的真实写照。
2018年,创投行业全线遇冷时,几大AI独角兽却相继获得高额融资,当时普遍的论调是“资金向头部行业集中”。
但去年,科大讯飞(002230,股吧)、比特大陆、旷视科技等人工智能公司相继传出裁员消息,曾经红极一时的AI独角兽,不再是万能的金饭碗。
5月8日,全球知名的AI芯片企业Wave Computing遣散了所有员工,并申请破产保护。这家被誉为全球最有前途的AI公司之一,曾被认为有和英特尔、英伟达等巨头一较高下的潜力的独角兽倒下了。
它的上一轮融资停留在2018年底的8600万美元E轮融资。8600万美元,在国内AI创投企业热门时,只是一个头部企业B轮的价格。
但即便拿到巨额融资的国内企业,日子也不好过。
阿尔法狗炒热AI
2016年,阿尔法狗在“人机大战”上先后战胜韩国的李世石和中国的柯洁,“人工智能打败人类”的话题一时频登热门,连带人工智能相关的小说、电影也再掀热度。
在创业投资领域,一批带着“AI”字样的初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借着话题热度省了一大笔营销费用。借着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们对错失领地的恐惧在资本市场上收获颇丰。
2017年被华尔街时报,福布斯和财富杂志称为“人工智能(AI)元年”。创投领域的融资格言可谓雷军的那句“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李世石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大战”
当年前5大笔的融资中,前4都来自中国,排除蔚来汽车以智能电动汽车沾边“AI”融资16亿美元;商汤科技在7月拿下4.1亿美元融资,创下当时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轮融资额记录,这还仅仅是B轮。
随后旷视科技在10月拿下4.6亿美元,将这个记录打破;明码生物科技在9月拿下2.4亿美元的高额融资。
商汤科技不甘示弱,2018年4月,商汤科技完成阿里巴巴集团领投的6亿美元C轮融资再次创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记录;一个月后,商汤科技再度获得6.2亿美元C+轮融资;三个多月后,商汤科技再度获得软银10亿美金的融资,估值也飙升至60亿美金,在世界范围内也算得上超级独角兽。
从2018年4月到9月,5个月时间内商汤科技接连获得三轮融资,仅这三轮融资金额就超过22亿美金。
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2017 年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总规模达 395 亿美元,融资事件 1208 笔,其中中国的投融资总额达到277. 1 亿美元,融资事件 369 笔,分别占全球的70%和31%。
在277亿美元的加持下,AI赛道上大中小企业的估值纷纷水涨船高,融资排行榜中即便是A轮融资,数额也能达到5000万人民币。
BAT的恐惧助热AI
核心业务成熟,盈利能力减弱,互联网巨头需要新的客户群营利。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在云计算、娱乐、外卖、支付以及投资等领域展开竞争。在移动端掉队的百度,市值已经掉队于阿里、腾讯两大巨头。阿里云在云计算领域布局早,2019年已经拿下46.4%的市场份额,腾讯只有18%,百度8.8%。后知后觉的腾讯在2018年改组公司架构,喊出了“整体to B”的口号。有分析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在云端向阿里宣战,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云路径的评估,能提供云端计算能力、数字化系统的企业将拿下B端市场。
百度掉队移动互联网,腾讯掉队云,不光是给自己的教训,另外两家也都看着。对失去领地的恐惧让BAT们一面自己布局,一面加紧收购。
早在2010年,百度就将前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王劲收入麾下。随后在2014年引入AI领域重量级元老吴恩达,担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负责百度研究院。2017年7月,百度的阿波罗无人驾驶车辆第一次在北京五环上路。DuerOS 项目中,截至 2018 年12 月 31 日,搭载 DuerOS(小度人工智能助手)的智能设备激活数量超两亿。
腾讯则在2016年成立AI lab,阿里随后于2017年成立达摩院,目前共有近70名海内外专家坐镇。小巨头头条、美团、滴滴也在四处挖角人工智能人才,试图划出自己的版图。
除去自己布局,投资方面巨头们也毫不手软,除了上文听到的阿里巨资入股商汤科技。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腾讯公司自2017年至2018年9月,已参与总价值达105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资交易。百度则投资了Automation Hero和Covariant.ai等国外专注AI底层技术的初创企业。
PPT上写了AI就能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