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09 08:32 的文章

格力和美的,铠甲与软肋

头图|虎嗅,拍摄于2016年12月

2020年4月30日,美的(000333.SZ)和格力(000651.SZ)“不约而同”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

两家的营收分别为2782亿和1982亿,美的领先格力40%;但美的净利润仅比格力高2.4%。在资本市场,美的市值也只比格力高十几个百分点,市盈率不相上下。

5月5日,讨论了五粮液(000858.SZ)和茅台(600519.SH),今天对比一下美的和格力。

规模增长:美的双驱,格力单驱

2019年,美的营收同比增长7.1%,老对手格力电器营收增幅仅万分之二。

与格力有“赌约”的小米,2018年营收未能胜出,2019年终于成功反超格力,营收达到2058亿。

与2017年相比,美的营收领先幅度减少22个百分点,但其营收结构更加健康。

美的将旗下业务划为“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其他”四个部分。

2019年“暖通空调”、“消费电器”的收入分别为1196亿和1095亿,合计占营收的82.3%;“机器人及自动化”板块收入252亿,占营收的9.1%。

格力营收分为“空调”、“生活电器”、“智能装备”、“其他业务”四个板块,划分方式与美的高度相似。

格力强项是空调业务,但相对于美的的领先优势不断缩小,2019年收入1387亿,比美的“暖通空调”收入高15.9%。

格力“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两块业务没有真正做起来,2019年收入分别为55.8亿和21.4亿,分别占营收的2.8%和1.1%。“生活电器”营收仅相当于美的“消费电器”的5%,“智能装备”营收相当于美的“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收入的8.5%。

格力旗下的黑马是“其他业务”,营收从2016年的95亿一路增至2019年的413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3.2%。财报没有披露更多细节,有网友推测与关联企业(例如银隆)采购零部件、原材料相关。

美的有两个引擎: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它们“工况”正常,推动业绩稳健增长。

格力只有空调这一个引擎,“其他业务”收入增长虽快但面目模糊,投资者无法预测其“钱途”。

盈利能力:美的敢花,格力能省

2019年美的营收比格力多800亿,毛利润领先256.5亿,但最终只比格力多赚了5.8亿净利润,有何玄机?

1)空调

空调是格力的传统强项,2019年毛利润515亿,利润率37.2%,优势明显。

但美的空调业务与格力的差距正在缩小:2017年美的空调毛利润277亿,相当于格力空调的61%,2019年达到格力的74%;2017年美的空调毛利润率29%,比格力少7.1个百分点,2019年只差5.4个百分点。

按现在的趋势,美的暖通空调业务的盈利能力要赶上格力至少需要5年。对二级市场而言,三年已经遥远得不值得考虑。因此可以说,在可预见的未来,格力空调盈利能力完胜美的。

2)消费/生活电器

美的“消费电器”与格力“生活电器”涵盖的内容基本相同。如果说美的空调业务略逊,格力生活电器业务则无法望其项背。

2019年美的消费电器业务毛利润345亿,毛利润率31.5%;格力生活电器业务毛利润13.1亿,仅为“友商”的1/40。

消费电器业务是美的值得被看好的关键原因。

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与疫情后国家必将出台的刺激政策相叠加,家电市场有望迎来一拨繁荣,产出品类多意味着吃蛋糕的机会多。

格力从造空调起家,冰箱是与空调相似度极高的家电。格力在董明珠时代没能在冰箱领域复制朱江洪的成功(其它家电与美的更加没有可比性),如果家电市场出现政策红利,格力只能分食“空调蛋糕”。

尽管董明珠雄心勃勃,但连冰箱都无法“突围”,投资人凭什么相信格力能在手机、芯片、新能源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3)机器人/智能装备

2017年美的以292亿元收够德国库卡94.5%股权。该公司是国际顶尖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商,特别是在汽车工业享有霸主地位,奔驰、宝马、保时捷都在使用库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