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科技 2020-05-09 03:55 的文章

17年前经历非典的那些阿里员工,现在怎么样了?

天下网商记者 徐艺婷

承载着无数外贸企业希望的广交会越来越近了。

不同以往,这届广交会一波三折:原定于4月15日举行,因海外疫情恶化而被取消,最终定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

自1957年创办以来,广交会第一次在线上举办。听闻消息,外贸老板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幸好还是举办的。”疫情期间受损严重的他们,指望这关键一仗来盘活全局。

17年前,也是一场疫情,名叫“非典”,那时大家并没有太多选择。

非典时期

2003年4月上旬开始,非典病例逐渐增多,但通报仍然“可控”。那一年的广交会依然如期举行,参展企业依然如期到场,其中一家名叫阿里巴巴。

因答应50家客户会带着他们的产品去参会,阿里巴巴先后派出十余名员工飞赴广州。当时带队的女孩叫宋洁。回杭州后,她成了浙江第四例“非典”病例。

2020年,宋洁已经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合伙人。

17年前,阿里巴巴是她背后的支撑;17年后,阿里巴巴成了更多人的支撑。

第1例确诊病例

2000年4月26日,宋洁走进杭州华星科技大厦。

此前,她从浙江大酒店离职。前同事说起,杭州一家名叫阿里巴巴的公司正在招聘酒店预定系统的工作人员,她抱着试试的心态前往。

在华星科技大厦里,她遇到了此后在互联网江湖上颇有分量的人物。

第一关的面试官是彭蕾和周岚。彭蕾是阿里巴巴十八位创始人之一;周岚是第48号员工,目前是阿里巴巴集团澳洲业务总负责人。

第一关通关,宋洁被带到了第二个房间,里面坐着面试官李琪,他曾担任阿里巴巴首席运营官。

“你会用电脑吗?”李琪问。

“只会简单的,难的不会用。”紧接着,宋洁补充了一句:“学学不就都会了吗?”

李琪噗嗤笑出了声。

一星期后,宋洁收到了阿里巴巴的录用通知。那一年,她22岁。

宋洁

入职阿里不多时,她就充分感受到了“拥抱变化”。

起先她是帮客户预定酒店,不久,业务变了。三年后,她负责客户关系部。这是阿里巴巴最早的活动部,做展览办会议,最主要的任务有二:帮助中国供应商call单,提升销售额,以及服务客户,譬如带客户的产品参展。

2003年4月11日,十几位阿里员工带着50名客户的产品,分批次飞赴广交会。

宋洁是项目负责人,也是第一批抵达广州的阿里员工。返回杭州后在家隔离一周,并无任何异常。于是,她回到公司,处理了一些工作事项。

约莫是回杭州的第十天,宋洁开始发烧。按照要求,她每天都去浙大二院报道,要拍片,也要挂点滴。挂到第五天时,医生说她肺部出现了很大变化。很快,救护车来了,直接将她送至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当时的非典隔离点。

穿上三层的严密的防护服、从医院的露天走廊向前走时,她看到每个房间都住着一位确诊的非典病人。

那些被隔离的阿里人

消息瞬间在阿里巴巴公司内外炸开了锅。

员工曦贝记得,那天是五一假期后的第一天,同事们都刚回公司。马云突然召集大家集合,会上,他戴着口罩宣布:一位同事参加广交会后得了非典,所有在杭州的同事都要被集体隔离,在家办公。

时间紧急,300多名员工来不及细想,迅速行动起来。搬电脑的搬电脑,拿文件的拿文件,仅一个下午就准备完毕。

“我当时身边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听到,大家都在高效地执行。过程中互相帮助,非常团结。”曦贝说。当时她帮同事推电脑柜的瞬间还被影像记录了下来,成了如今弥足珍贵的照片。

摄于2003年,戴口罩者为曦贝

所有的工作都转移到了线上进行。

曦贝负责把B2B的商机审核后发到网上。她想起了2002年,她在《钱江晚报》上看到的那则阿里巴巴招聘,上书八个大字:此时此刻,非我莫属。这一刻,她极大地体会到了这八个字的含义。

家中没有网络的四娘则转而负责总机接线。总机一刻不停,有外地同事致电询问总部情况的,有客户致电说明诉求的。偶尔离开座位,四娘会交代家人,接起电话时一定要说:“你好,这里是阿里巴巴。”

不只是四娘,那时有太多的阿里员工都这样交代过家属,那时有太多的阿里家属都接起电话,说过那句:“你好,这里是阿里巴巴。”

总机的线路如此繁忙,以至于时任首席运营官关明生打了很多遍才联系上四娘。

关明生询问四娘的情况,也告诉她其他同事的情况。

从这个电话里,四娘知道了大家的心态都挺好,家里有电脑有网络的同事们白天工作,晚上还会聚在电脑前唱卡拉OK,气氛很是融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兴起的“云办公”、“云开会”、“云唱K”,原来在17年前就已经被阿里巴巴的员工们悉数使用。

是家人,是朋友

同是五月,同在杭州的宋洁却面临着另外一番景象。

隔离病房里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热水器,无法看电视消遣也无法娱乐。更关键的是,住院的第一天,她的手机就坏了。

消息传到了马云耳中,他第一时间托人送进去一只小灵通和一台CD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