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抢”了出行平台的生意:五一机票不好卖
5月3日这天晚上,在上海浦东新区长泰广场商业中心,滴滴司机何磊有点无奈。
他刚刚接了一个行程15公里的订单。但这单结束后,他不知道下一单要等到什么时候,再晚一些,他只能空车回到近20公里外的家中。
何磊打开手机向连线Insight展示接单页面:“你看,系统显示有六部车子都在这附近等,但没人接到单,17位乘客显示有乘车意向,但他们最终点不点单都不好说。”
过往的每个节假日,以网约车为主要代表的出行市场都会迎来单量的暴涨,但在这个五一,像何磊这样单量不多、甚至接不到单的司机多了起来。
这样的现象有些奇怪。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网约车出行已经在缓慢复苏,但这次五一期间,除了4月30号,其他的时间里,何磊感觉跟平时相差不大。
何磊告诉连线Insight,4月30号那天是单量最好的一天,“那天流水达到了870元,跑了十五单左右,我这还比较普通,我们内部系统的小群里,有三四个同事都跑了1000多元流水,那天生意比较好。”
不过第二天,跑得最多的也就只有700元左右的流水,大部分的司机都维持在500元左右的水平。
“滴滴是二三十个人一个小群,大家都是随机匹配的,也是方便管理,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大家跑的流水。”何磊表示,大家最近几天的流水都比较普通,这次五一给他整体的感觉是,与节前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另一个交通工具——航空公司的生意,在五一期间有所回暖,但远不如往年五一火爆。
从航校毕业后,吉华目前在国内一家航空公司实习,提及五一期间的出行情况,他的第一反应是,“最近都比较难,这次疫情的影响还是蛮深远的,很多航线直接停止运营了。”
连线Insight试图通过吉华去联系到航空公司一线工作人员,但对方反馈称,这段时间大家都比较敏感,“不太愿意出来说”。
刚刚过去的几天里,机票的价格发生了不小的变动。一、二折超低机票鲜少被问津、北京机票一夜暴涨7倍的消息屡屡被曝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
从网约车到高铁到航空公司,都没有在五一迎来强力复苏,他们依然处于缓慢的恢复中。
1 自驾“抢”了出行平台的生意
4月30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五一”小长假,预计全国营业性客运量将会环比前期明显增长,超过1.17亿人次。
在出行区域方面,客流将以省内短途自驾出行为主,预计日均发送旅客58万人次,约为去年同期33.2%;铁路方面,从售票情况看,预计日均发送旅客500万人次,约为去年同期水平的三分之一;道路客运方面,预计日均发送旅客1798万人次,约为去年同期38.9%;民航方面,预计日均发送旅客58万人次,约为去年同期33.2%。
交通运输部5月2日消息显示,当天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发送旅客总量为2301.68万人次,环比下降14.23%,但同比下降幅度达到54.2%。
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出行热,是这次五一呈现出来的一大特点。连线Insight此前在《五一旅游业大盘点:故宫半天卖出25000张门票,本地游、本省游最受青睐》一文中指出,这次五一期间,短途游最受人们青睐。
美团预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本地(城市)游占比预计将超过6成、本省游占比将接近9成,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增加约20个百分点。
人们选择外出的区域在缩小,这直接影响着出行市场的整体格局。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4日,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1931.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大约81.8亿元。假期前4天,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1.04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约432.3亿元。
作为对比,我们不妨来看看去年五一期间的对应数据。
2019年“五一”劳动节假日为期四天,全国国内旅游接待人数1.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
也就是说,从出行人数来看,今年“五一”期间已经恢复至去年的一半水平,但在旅游收入上,却只恢复到去年同期三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