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台19条举措让“蓝领”人才更吃香
为加快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赣军”,重塑“江西制造”辉煌,江西近日出台了《加快技工教育发展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最大限度营造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能事业的政策环境。

目标到2025年,全省从事技能工作的劳动者达到100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达到40%以上;技工院校年培养技能人才达到30万人以上;职业技能培训总规模达到600万人次以上;技能人才省内就业比例达到50%以上;技工院校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达到60%以上。《意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9条举措,分别为:一是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包括优化技师院校布局、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理顺管理体制、支持紧缺专业建设、壮大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完善教师评价选拔制度、设立技工教育研究机构等7条举措;二是着力激发技能人才发展活力,包括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技能竞赛、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全面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扶持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等5条举措;三是全力实施重点技能项目,包括实施技能人才培养提升工程、 技工就业促进计划、金蓝领提升行动等3条举措;四是努力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包括畅通发展通道、强化服务保障、加强表彰激励、营造良好氛围等4条举措。
文件原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赣府厅发〔2020〕21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赣军”,重塑“江西制造”辉煌,助力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加快建设技能人才强省,培养造就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适应、结构素质与产业企业需求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技能人才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有力支撑。——支撑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劳动者凭技能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稳就业促发展保增收更有力,技能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高。到2025年,全省从事技能工作的劳动者总量翻一番,达到1000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达到40%以上;技工院校年培养技能人才总量翻一番,达到30万人以上;职业技能培训总规模翻一番,达到600万人次以上。——产业链人才链实现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产业集聚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引领产业的良好局面,技能人才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推动形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到2025年,全省技能人才省内就业比例达到50%以上;技工院校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达到60%以上。——技能人才虹吸效应逐步显现。省内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充分满足,技能人才服务企业创新升级能力得到加强。技能人才对招商引资推动力明显提升,通过技能人才大量供给,吸引省外相关企业、项目来赣投资发展,以才引商、以才聚企的虹吸效应逐步显现。
二、政策举措
(一)大力发展技工教育。
1。优化技工院校布局。将技工院校布局纳入人口50万以上、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县(市、区)区域发展、产业发展、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有条件的地区可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技工院校建设。各设区市至少建成1所技师学院。在全省打造一批集技工教育、公共实训、竞赛集训、人力资源服务、创业孵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省级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建设1至2家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责任单位:各设区市政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
2。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依托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技工教育,举办技工院校,并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公办技工院校同等政策待遇。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直接或参与技工院校办学的,可按照投资额的30%抵免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社会力量兴办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可按规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予以支持。支持技工院校依法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责任单位:省税务局、省自然资源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