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6-11 20:59 的文章

从留守村到“人才”村 撬动余杭青山村转变的是

从杭州城区驱车1小时到达余杭区黄湖镇青山村,静谧的乡野里,有很多意想不到:村道上偶遇的,可能就是拿过国际大奖的艺术家;村口的小餐馆,年轻人扎堆;普通的本地村民,也能在外国设计师的指导下带着作品参加设计展……

近年来,设计师、公益服务团队、商业经营管理团队陆续落户,国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本地创业青年和手工艺人在此集聚。这个平凡无奇的小村里,目前常驻“人才”47人。村民们称他们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他们则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带来一个个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2019年,青山村集体收入达到66.84万元,较上年增长50.25%。

活跃的年轻人为什么能在乡村安下心来,年轻人和小村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在青山村里采访的两天,我们的心里渐渐有了答案。

从留守村到“人才”村 撬动余杭青山村转变的是

青山自然学校定期举办“青山talk”,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和有着丰富经历年轻人进行知识分享。图为云山保护创始人赵超讲述长臂猿保护的故事。张宝柱摄

接纳与开放

这里的农村不一样

“嘘!现在请大家安静,想象一下你是大诗人李白,正在听长江两岸长臂猿的歌声……”一个周六的下午,青山自然学校中一场关于长臂猿保护的“青山talk”正在进行。分享者是云山保护创始人赵超,是少数几位在野外见过中国多种长臂猿的人。

独特的猿啼声中,30多名观众闭目细听。他们有专门从杭州中心城区赶来的动物保护爱好者,也有在村里工作的年轻人,还有不少抱着孩子的青山村民。赵超告诉我,如果记者一早来,还能和他们一起上山观鸟。

“没想到,这样的活动能在村里体验。”坐在我身边的大三学生马莲昕是青山村人,平常住在杭州城区,为了参加活动特意提前一天赶回村。眼前的青山村既熟悉又新鲜。时间倒回5年前,这里还是她不愿回的老家。当时青山村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村民靠传统毛竹、苗木种植为生,城郊村的区位优势没有带来人气,反而让村中年轻人大量流失。由于长期以来村民使用化肥和除草剂,村中的龙坞水库一度受到污染。2015年,公益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将青山村龙坞水库定为小水源地保护项目,27岁的海归张海江带领两名成员,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用三年时间将龙坞水库水质提升至国家Ⅰ类水。

从留守村到“人才”村 撬动余杭青山村转变的是

外来访客和新村民一起跟随野生动物摄影师上山观鸟。张宝柱摄

“不图名不图利,能沉下心在村里干上两三年,这群年轻人不一般。”几位“外来者”的坚持和努力,打动了原青山村书记俞祖根和一众村干部,小村渐渐向外面的世界敞开村门。

在张海江的牵线下,设计师张雷带队把村里荒废的东坞礼堂修旧如旧,并将原本位于杭州五常大道的融设计图书馆迁址到青山。团队30多位成员都住在村里,潜心研究中国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设计。去年,专注于自然教育活动的青山自然学校正式开学,根据村中地形专门定制的麦芒泥地跑顺利落地……欢迎年轻人,信任年轻人,青山村里出现了许多“新潮”项目,最让我们吃惊的,这些年轻人多租住在村民家。

村里来了年轻人不稀奇,但年轻人能住下却很不容易。最初,村干部带着他们一家家上门求租,却屡遭拒绝。“都觉得让个外人进进出出,心里有点疙瘩。”今年44岁的村民叶丽飞是最早接纳年轻人的房东,在杭州上班的她见多识广,当时她主动召集附近几户村民做思想工作:“人家姑娘小伙都是留过学的高级人才,人家不嫌弃咱,我们怎么还嫌弃人家?”

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村民敞开家门,把“外来者”当成“自家孩子”。31岁的村民王利兰是青山自然学校首批志愿者,她接待外来访客、参与活动组织、做项目讲解人,母亲刘建芳在她的带动下,也从“看不懂这群人在搞什么”到习惯“今天去和老外一起做手工编织”。去年11月,年轻人在村里办起“听见·未来”稻田音乐会,老少村民都没闲着,80多岁的婆婆也积极加入,连现场发放的保护水源传单都是在村民提醒中赶制的,歌声响起时新老村民几度大合唱。

从打开村门、打开家门到打开心门,青山村已是不一样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