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3-30 18:23 的文章

2020广东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中山医学院是中山大学医科的主体学院,历史悠久,其源头可追溯于1866年成立的博济医学堂,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新中国建立后,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和医学院合并组建中山医学院,后改为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再次与中山大学合并,学校重新组建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学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中山大学北校园,交通便利,四周与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毗邻,临床资源丰富,是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的场所。学院有着长期的尊重学术、鼓励潜心治学的传统,有着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自由的研究环境,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学院拥有四万多平方米的科研实验室,建有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脑功能与脑疾病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含P2/P3)、实验动物中心,以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司法鉴定中心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等先进科技平台。此外还设有小动物活体成像/MR、双光子显微镜、超分辨显微镜等一批先进设备并高度共享的科研仪器中心和代谢组平台等,全面服务于学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学校对北校园重新进行了规划,计划新建建筑27.37万m²,包括建设北校园学生宿舍楼、北校园多功能体育馆、医学科研楼1-2号、医学科研楼3号、医学科研楼4号、医学综合楼、医学科研平台,合计7个施工项目。目前宿舍楼已经竣工并已启用,其他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中。2年后,中山医学院的科研条件在现有基础上将得到进一步的。

学院负责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含北校园和东校园实验室),中心设施面积1.2万平方米,动物饲养笼位数近3万个,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近1.5亿元,具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动物生产、实验动物使用等资质,建成有疾病模式动物平台、动物分子影像平台、斑马鱼技术平台等6大动物实验相关资源统筹和整合平台,是我国规模较大的校级实验动物中心之一,为高水平科研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基础医学研究与教学队伍200多人,包括百人计划引进人才53人、博士后59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等32人。其中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20人, 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项目26人次。2019年全院获得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经费近1.2亿元(近5年我院已有6位青年学者获得国家青年基金的资助),其中引进人才和博士后等继续显示良好的发展态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占学院项目总数超过50%,作为生力军的博士后/特聘研究人员新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1项(536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面上项目5项、青年基金10项,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1人、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1人、广东省博士后人才引进计划2人。一批研究成果已陆续申请专利或发表,包括2019年6月,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项鹏教授团队关于人类自闭症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成果在Nature杂志发表;8月,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奚志勇/郑小英教授团队关于蚊虫防控研究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

在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山大学建设世界大学的进程中,中山医学院迎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会和空间。诚挚欢迎海内外各类人才加盟!

招聘学科方向

病原生物学与热带病防治(含媒介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再生、神经疾病基础与神经生物学、心脑血管病理生理学基础、肿瘤生物学与组学、代谢性疾病病理生理学基础、生物医学信息研究、法医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等领域。

招聘岗位

“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领军人才: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性、发展前景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年龄不超过50周岁。

中青年杰出人才:具有特别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获得海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取得公认的科研成果。年龄不超过40周岁。

青年学术骨干: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年龄不超过35周岁。

助理教授:应具有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或本领域优势学科所在高校的本硕博学习经历且取得博士学位,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并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专职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