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政策概览(1.7
1、财政部:推进涉农资金实质性整合
财政部7日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三农”投入保障,提升涉农资金使用效益,督促指导地方依法依规按程序整合涉农资金,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形成权责明确、有效制衡、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
(人民网)
2、国家税务总局:2019年后房贷专项附加扣除可年内补充享受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指出,对2019年1月1日之后房贷符合条件应当享受而未享受的扣除,可在向单位报送相关信息后的年内剩余月份补充享受;也可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通过向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时享受扣除。
(新浪财经)
3、工信部:取消两类38项证明事项
工信部近日发文取消“部门规章设定的证明事项”“规范性文件等设定的证明事项”两类38项证明事项。包括申请“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办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涉及的“消防验收证明”等。
(新浪财经)
4、农业部新批5种进口转基因生物
1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18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批准清单(以下简称“进口批准清单”),新批准了包括耐除草剂油菜、耐除草剂大豆等5种农业转基因生物的进口,并批准了26项续申请的农业转基因生物。
(澎湃新闻)
5、五部门: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 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意见指出,要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实施,统筹谋划村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选择、用地布局等。力争到2019年底,基本明确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村庄分类。
(网易财经)
6、商务部:2019年将通过扩大开放等措施稳外资
商务部部长钟山日前表示,2019年将扩大开放领域,继续缩减负面清单,放宽外资股比等市场准入,允许更多领域独资经营。将加大引资力度,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打造开放新高地;支持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扩容并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时报资讯)
7、北京设立城市副中心管委会 赋予市级管理权限
12日上午,北京城市副中心在通州正式揭牌成立,设立了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和管委会,赋予市级管理权限,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实行扁平化管理,实现“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
(新浪新闻)
8、北京市新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28个
截至去年11月底,北京市新建“一刻钟社区服务圈”128个,创建“社区之家”200个,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自2010年启动以来,已连续8年列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
(北京日报)
9、北京:五类高技能人才可直接落户
北京市日前发布意见提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等五类人,可按规定直接办理人才引进,获北京市户口,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一并随调随迁。
(腾讯网)
10、北京增绿255处区域打造百亩“无界森林”
《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日前正式获批。到2022年,北京将新增100万亩森林,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成为《规划》最大特色。另外,《规划》首次提出要在北京打造“无界森林”,即实现森林和山、水、城、田的有机融合。
(北京日报客户端)
11、北京:副中心年内推进240余项重大工程 城市绿心2020年底建成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指出,对2019年1月1日之后房贷符合条件应当享受而未享受的扣除,可在向单位报送相关信息后的年内剩余月份补充享受;也可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通过向税务机关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时享受扣除。
(北京日报)
12、发改委: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转向实质性建设阶段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到目前为止,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向了实质性的开工建设阶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在积极稳妥开展。
(凤凰网)
本文由首都咨询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源自微信公众号“首都咨询”。
公告
我们欢迎高水平原创稿件,主要关注首都和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的战略性、前沿性问题,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首都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副中心建设以及停车治理、公共交通、特色小镇、基本公共服务、地下综合管廊、产业政策、土地改革、重大区域建设等相关政策解读、原创观点等,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投稿邮箱:sdzx_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