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2019货币政策内部均衡重于外部均衡
2018年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十分不平凡,这是很多人眼中艰难的一年。全球经济局势景气不足,国际局势扑朔迷离,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全球去杠杆进程如火如荼、贸易谈判徘徊不前…
2019已经到来,很多2018年我们面临的困难并未解决。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的一年?如何在扑朔迷离的经济环境中寻找新的增长和方向?金融界特邀经济学家与您一起探路2019,问道未来!
王君:中银国际研究部总监及首席策略分析师
A股市场上半年动荡起伏 下半年经济复苏有期可待
金融界:2019 上半年 A 股市场经历了积极上涨又急速下跌的变化,您怎样看待这种变化?您认为 A 股市场下一轮行情将在何时到来,又有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王君:2019年上半年A股的上涨是在经济周期下行后半段政策宽松的背景下出现的。年初支撑股市上涨的主要因素有:1)国内货币政策宽松,年初全面降准,美联储停止加息,海内外流动性改善;2)减税降费以及改革开放预期,削弱了基本面逻辑对于市场的调整幅度;3)海外股市反弹,外资加大对权益资产的配置力度,北上资金流入规模很大;4)年初中美贸易战缓和。
4月以来A股进入第一波上涨的调整阶段。市场急跌的主要原因有:1)经济好于预期引发市场对于流动性边际收紧的担忧;2)海外资金从4月开始大幅流出;3)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市场风险溢价显著下行。
A股接下来的行情有待基本面改善的配合。考虑到目前工业品和房地产库存处于低位,前期货币宽信贷与财政减税配合,下半年经济周期复苏可以期待。目前倾向于把中美贸易摩擦理解为对市场的一次性冲击。
从行业配置上看,可选消费汽车、传媒估值的安全边际较高,而且随着经济复苏,安全边际递增。周期性成长行业电子、通信也受益于经济复苏逻辑。
国内经济目前处于衰退至萧条阶段 大宗商品和股市可被投资
金融界:您曾经提出“三周期嵌套理论”结合美林时钟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目前我国经济现在处于怎样的阶段?大类资产配置方面又有哪些较好的投资机会?
王君:周金涛提出的“周期嵌套理论”对于理解我们经济当前所处的周期位置非常重要。目前我们处于长波周期的衰退向萧条的过渡阶段,上一轮ICT技术漫化,衰竭;房地产周期进入人口和货币的下行阶段;资本开支周期进入回落阶段的末期;库存短周期处于底部区域。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大宗商品和股市有趋势性投资机会。
通胀将不会失控 市场持有一定持续性
金融界:今年以来物价呈现一定幅度的上涨,同时有观点认为受“猪周期”影响, 2019 下半年将迎来显著的通货膨胀现象。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又该如何应对?
王君:我们包括与市场交流,只有少部分人秉持下半年通胀失控,甚至滞胀发生。农林牧渔板块是典型的后周期行业。这一轮“猪周期”又叠加了非洲猪瘟传染供给侧的影响导致猪价的上行压力较强。由于一季报相关上市公司企业盈利表现较差,市场期待中报盈利能够大幅改善。从股价表现看,现在市场对该板块处于业绩反转的估值扩张过程,有一定的持续性。
2019年货币走向内部均衡重于外部均衡
金融界:央行于 5 月中发布了《 2019 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您怎样解读这份报告,又怎样看待本阶段货币政策调节的效力?存在“流动性陷阱”的风险吗?
王君:对于今年货币政策走向,内部均衡要比外部均衡更重要一些。流动性的传导也会从货币宽松向信贷宽松转变。市场有一种观点认为一季度社融、信贷增速是全年的高点,我们认为可能性低。二季度在节奏管控后,下半年伴随需求复苏,信贷增速将重新回升。对于人民币汇率我们认为监管层表达的很明确,保持合理均衡位置即可。中国货币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还没有欧美发达国家面临的流动性陷阱问题。
监管开始趋于缓和 筹划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