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双边市场挤压的灿辉新能源,能否翻越三座大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节点财经,作者梦三条,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序言
2019年10月最热门事件当属“诺贝尔化学奖”的归属。
2019年10月9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有“锂电池之父”之称的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英国化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做出贡献。现任美国德克赛斯大学奥斯汀校区的古迪纳夫已经97岁,打破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最大年龄记录,三人中年龄最小的日本旭化成公司名誉研究院吉野彰今年也已经71岁。
吉野彰在得知获奖后,他打电话联络妻子,因为没有太多时间通电话,只告诉妻子“决定了喔”,妻子惊吓不已。吉野彰回忆说,开发出锂电池的起初3年完全卖不出去,曾身心很沉重、备受折磨。但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见证了锂电池与信息革命一起成长,今后重要的是,对于环境问题,锂电池是否能提供市场解决方案。
我们印象中的诺贝尔化学奖属于“硬核科技”,但实际上,锂电池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智能电脑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组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具有不受内存影响的特点,并且相当环保,在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中几乎不会向空气、水体及土壤排放任何有害废物。
如果说5G代表信息革命,那么锂电池技术便代表能源革命。这场未来能源的竞争中,中国正在整个产业链上展开布局。
乘风锂电池热潮,近日,锂离子电池研发公司灿辉新能源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IPO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作新生产基地的建设成本、新生产基地将安装的新机器的收购及实施成本、额外运营资金等。
赴港上市,铺路已久江西灿辉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灿辉新能源”),成立于2011年10月,从事国内及出口市场各类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业务,专注消费型锂离子电池新兴及升级部分市场的电子设备,比如,电动玩具、平衡电动车、无人机等设备的锂离子电池国产化替代。
最开始,灿辉新能源却不是做锂电池的,而是做“爱与关怀”的塑胶玩具生意的。灿辉新能源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陈泳平在塑胶玩具行业有18年的经验积累,在2011年,陈泳平才开始接触电子玩具零部件的锂电池产品,并先后与郭明铭及陈家荣相识,于2015年6月,共同成立了灿辉新能源,开始运营在江西的生产基地。
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12月31日及2019年7月31日止七个月,灿辉新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1.22亿元、2.52亿元、3.27亿元及1.8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4.9%、18.7%、21.9%和20.1%;年内/期溢利及其他全面收益分别为769.7万元、2648.3万元、4278.3万元和2135.3万元。
资料来源:灿辉新能源招股书
管理层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收益增加来自2016年9月开始生产的圆柱电芯产能提升,自建研发团队专注研发新产品及改良现有产品优化生产程序。
从收入构成来看,2016年、2017年、2018年12月31日及2019年7月31日止七个月,灿辉新能源来自销售应用于新兴及升级部分的产品占总收益的比重约76.6%、64.5%、75.5%及77.1%;现有生产设施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58.3%、87.5%、83.1%及88.6%。
管理层在招股书中透露,公司预备实施“扩张型”战略,计划设计多元化产品组合,扩大放电率范围,开拓以电动自行车为主的动力锂离子市场,增加产能以把握预期的市场增长。
股权结构变更:赴港上市,铺路已久
据节点财经(ID:jiedian2018)了解,灿辉新能源最大股东为陈泳平、朱女士夫妇,共同持股45.06%,郭明铭持股24.93%,陈佳荣持股15.01%,他们是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灿辉新能源85%的股份,陈承守持股15.00%。
灿辉新能源的股权结构相对简明清晰,无外部机构投资人。并且,几位联合创始人之间,陈泳平是带头大哥,与郭明铭、陈佳荣在行业、技术、客户资源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
早在2019年1月份,灿辉新能源工商注册发生股东变更,出资257万新成立Sunny Energy Limited公司,占股灿辉新能源5%股份。Sunny Energy Limited是陈泳平控股成立的香港公司,由此推测,灿辉新能源早在2019年初,就已经计划赴港上市。
业务架构相对稳定:国内聚焦珠三角,国外拓展智利、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