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8-20 21:44 的文章

信披咨询行业初具规模 但还有八成市场尚待开发

  伴随着28家科创板企业的上涨行情和财富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上市地瞄向科创板。随之而来的,是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要求的不断升高。

  上交所官网显示,在目前已问询的公司中,视联动力、佰仁医疗、恒安嘉新、申联生物、成都宛东、中科星图、华熙生物等多家发行人均经历了4轮问询。

  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背景下,上市公司信披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对应,信息披露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供给

  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上,聚焦于信息披露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这类机构属于咨询行业的生力军,一般定位于服务上市公司“董办”,主营业务包括日常信息披露、定期报告编制、再融资并购信息披露咨询等。

  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需求的增加,这类中介机构的体量也越来越大,重要性逐步凸显。

  信披质量意识在觉醒

  众所周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企业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市公司监管的首要目标。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公司治理规范运行,不仅是上市公司提高公司质量的外在要求,也是上市公司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然条件。

  在此背景下,定位服务“董办”的咨询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快速崛起,咨询行业的价值、发展潜力正由此体现。

  特别是在科创板注册制的要求下,需要助中介结构、证券咨询服务机构等各方市场力量,推动信息披露更加全面、规范、准确。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科创板要坚守定位,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从事前审核到事后监管的转变,使上市公司董办工作赋有更多自主性,但同时也对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意识、规则把握能力、内部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业内人士称,随着信披合规性的不断增强,尤其是科创板注册制的到来,这个领域势必会迎来需求的爆发。

  “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并且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和强调越来越重,市场无疑会越来越大。”上海某信披咨询机构合伙人称,随着分类监管的实施及监管水平日益提高,对不规范运行公司的约束越来越大。

  第一财经了解到,近三年来,新上市公司聘请信披咨询公司提供服务的占比逐渐增加,一方面由于这些公司对上市之后的信息披露尚不熟悉,另一方面,监管理念及投资者投资理念的转变,使得上市公司的合规意识逐渐提高,有专业机构的指导可做到事前规划、事中审核、事后跟踪,为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增加一份保障。

  “这块业务主要体现在对某一细分领域特别复杂规则的理解和分析,是一个更细分的领域。”某沪市上市公司独董认为,上市多年的公司亦不再对信息披露掉以轻心,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提高公司信息披露合规的意愿逐渐强烈。

  从业门槛不低

  随着近年来的发展,信息披露咨询行业已经初具规模,逐渐走到公众视野中。

  目前较为成熟的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规范运作等提供咨询服务,对并购、再融资、股权激励、权益的等提供方案设计、持续追踪等专业服务的这类公司主要集中在沪深两地。从公开资料看到,信公咨询成立时间较早,于2013年成立,后续有价值在线(易董)、他山咨询、小多金服等机构也陆续从事相关的业务。其中信公咨询、他山咨询、小多金服等机构以在提供线下咨询服务为主;而价值在线主要以其易董软件作为主力产品,铺设面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