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8-19 16:33 的文章

增强科技创新硬实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再获政策红利

  本报记者  崔彩凤报道

  近日,科技部印发《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七个方面施行17项措施,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引导与精准支持。

  《若干政策》提出,要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强化科技创新政策完善与落实、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支持、引导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扩大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供给、加强金融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等。

  “这些政策如果能够逐渐落地,产生合力,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会产生良好效果。”长城战略咨询总经理武文生表示。

  关注高质量双创  加强科技企业主体培育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科技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推动科技型创新创业,优化科技企业成长环境,2018年全国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1万家,取得了较好成效。

  此次出台《若干政策》,以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为主要着力点,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

  在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主体规模方面,《若干政策》明确,要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化众创空间在重点地区和细分领域的梯次布局,推动专业化众创空间提升服务能力,在若干行业领域推动建立专业孵化器联盟,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孵化。

  “我国创新创业活跃,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也较完善,全国各地建立了很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载体,有效支撑了创新创业活动。”武文生表示,要适应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创新创业需求,就要提高创业孵化载体的专业服务能力。“这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

  在北大科技园创新研究院院长陈畅看来,我国原来对创业孵化平台更类似于普惠性的支持,在特定时期大大促进了企业成长,而新时期应该由功能性向实效性转化,引导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这里的专业化是指人员和服务领域的专业化。”

  “目前我国孵化器数量很多,但是孵化器要想很有效率、很有力度地帮助创业者、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很多资源。”韵网(WIIN)创始人、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颜振军表示,“每一家孵化器都有各自的资源,但都受各自资源的限制,而在不同地域建立专业孵化器联盟,会形成优势互补,吸引更多大企业、投资机构,以及专业服务机构的目光,帮助在孵企业更好成长。”

  在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方面,《若干政策》明确,要推动出台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的实施细则,完善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支持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给予与中国籍公民同等待遇。

  “随着经济发展,我们需要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活动。”武文生说,“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近年来保持有效增长,但是我们更应该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质量,关注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科研人员是创业‘新四军’之一,是高水平创业的重要主体。而支持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科技创新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要鼓励更开放的经济创新活动,另一方面也证明我们的实力和底气。”

  多项资金支持措施 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长期以来,资金问题制约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颜振军表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长早期,一方面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另一方面由于产品也处于定型阶段,在发展发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鲜有资本投资。“这就需要发挥政府作用。”

  《若干措施》明确,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支持。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调整完善科技计划立项、任务部署和组织管理方式,对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给予直接支持。鼓励各级地方政府设立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的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