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市场迎来最严监管年4S店成为专项整治重点
策划人手记:
2019年,车险迎来最严监管年。在车险监管方面,银保监会今年已先后叫停了35家保险机构的车险业务,山西、浙江、安徽等多省地市级监管分局也相继开出罚单。近日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就是要将监管触角下沉至车险乱象频出的汽车4S店,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聚焦重点机构、重点业务、重点风险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并将巩固前期整治成果,防止乱象反弹回潮,推动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初发生的“奔驰女爬上引擎盖维权”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同时曝光的奔驰4S店让顾客强行购买金融服务费的行为也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之所以事件关注度持续不减,最主要的原因是广大车主长期以来对于4S店强制购买和捆绑销售保险等违规行为虽深恶痛绝但却又无可奈何。
近日有媒体披露,银保监会发文将对4S店捆绑保险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广大网友对此评论:“早该出手管理了!”
2019年,车险强监管高压态势从未放松。记者在梳理中发现,2019年在车险监管方面,银保监会已经先后下发多份文件,不仅叫停了35家保险机构的车险业务,山西、浙江、安徽等多省地市级监管分局也相继开出罚单。而此次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就是要将监管触角下沉至车险乱象频出的汽车4S店,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
数据资料
规范市场秩序
整治违规行为常抓不懈
如果问身边的人是否在4S店买车时遭遇车险强制销售或是被告之必须在店内购买车险才能享受优惠的待遇时,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不仅如此,在4S店购买车辆后,强制搭售车辆划痕险、自燃险等保费高不实用的附加险或是限定承保公司等行为在汽车4S店比比皆是。
现在,针对汽车4S店保险销售乱象,监管部门终于出手,且整治决心很大。
据了解,此次整治对象是各地辖内持有《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的4S店,以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为目标,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全面整治辖内持证4S店存在的捆绑销售车险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突出问题。
此次整治工作将分为自查整改、开展重点抽查、总结报告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查整改阶段。8月,地方监管部门先组织辖内具备兼业代理资质的4S店开展自查整改工作。全面覆盖排查主体,做到广覆盖、无死角。第二个阶段是开展重点抽查。9月至10月,在自查整改的基础上,由地方监管部门开展监管抽查。检查对象选取做到重点突出:一是社会反响强烈、被媒体曝光过的持证4S店须纳入抽查范围;二是将自查整改不到位、存在漏报瞒报情形的持证4S店须纳入抽查范围;三是有举报线索的持证4S店须纳入抽查范围。具体检查数量由当地监管部门自行确定。第三个阶段是总结报告阶段。各地方监管部门于10月18日前,报送专项整治工作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组织实施、自查情况、抽查情况、行政处罚和工作建议等内容。
另外,监管部门表示,将依法严肃查处4S店的违法违规问题,对故意瞒报漏报的行为要从严从重处罚。对情节严重和存在重大违规问题的4S店,要坚决采取停止业务、吊销业务许可证等处罚措施,将其清除出保险中介市场,彻底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车险改革。
车险迎来最严监管年
增强监管实效性和震慑力
对于车险监管,此前就已有多种途径实现,如现场检查、同业举报等。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增强了监管力度,车险监管不断加码。
1月21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车险监管,并明确了财险公司、银保监局、中保协、中信保四方责任。在严禁八种违规行为的同时,要求各银保监派出机构负责处罚、中保协负责举报、中信保负责监测行业数据,三管齐下,监管力度之强可见一斑。
随后在2月监管力度再度升温。银保监会在向各银保监局下发《关于近期车险市场监管有关情况的函》中,通报了各地银保监局采取停止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监管措施的情况,同时还明确,对于单家财险公司在辖区内连续有多家地市级机构被叫停车险业务的,可在全省范围内暂停车险业务。其中,各地银保监局对相关保险机构采取监管措施的共涉及:山东局5个,河南局5个,浙江局4个,广西局3个,安徽局2个,青岛局2个,四川局、新疆局、山西局各1个。涉及24个计划单列市和地市级保险机构车险业务被叫停,其中包括人保财险7个,平安财险8个,太平财险4个,国寿财险、大地财险、阳光财险、永安财险、北部湾财险各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