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8-08 18:17 的文章

完善政策体系 创新服务模式 搭起“硬核”平台

  黑龙江日报8月8日讯 日前,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惠民聚才”优惠政策启动,首周内,新区人才公寓咨询量日均达100人次,目前已有40名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率先获得入住资格。

  据介绍,自2015年末获批为国家级新区以来,哈尔滨新区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人才服务模式,全力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人才集聚力持续增强。截至目前,新区已吸引集聚各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20.7万人,其中回流反哺家乡的龙江籍优秀人才2000多名,而以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入选者等领军人才领衔、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为骨干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规模已达1.31万人。

  完善政策体系引雁北归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于洪洋,成为优惠政策启动后首批入住新区人才公寓的人才之一。“我是研究生,入住新区人才公寓仅需支付收费标准的30%,大约300元左右。不仅如此,我还可以连续三年享受哈市的每年1万元的住房补贴和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政策对减轻我的经济压力很有帮助。”于洪洋说,作为刚毕业的学生,生活及住房补贴对他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哈尔滨新区不断推出的各项吸引人才政策,让他切实感受到了新区引才留才的诚意。

  2017年7月,于洪洋哈工大硕士毕业后,以研发人员身份入职深圳的TCL集团;2018年8月,于洪洋放弃高薪职位,回到老家就职于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年来,南方的作息、气候、饮食让我很难适应,但让我下定决心回家乡工作的主因还是省市和新区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的诚意。”于洪洋告诉记者。近些年来,省市区人才政策梯次接续出台,尤其是企业所处的哈尔滨新区发展日新月异,针对人才的政策红利频出。回哈不到一年,于洪洋就感到了这样的力度。“新区刚刚出台的‘惠民聚才’优惠政策不仅仅有人才公寓租住补贴政策,还有创业贷款贴息政策和高端人才子女在新区自主入学入园(公办)政策,这些政策很人性化也很具吸引力。”于洪洋对新区的人才政策非常认可。

  “近些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就是要让更多的高端人才愿意来,来了以后愿意留。”哈尔滨新区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王喆介绍,新区通过编订省市现行人才政策清单,指引企业和人才精准享受各类省市人才优惠政策,并依托人才交流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对新区企业、人才申领有关项目提供政策咨询、领办代办服务。同时,新区着力推进“惠民聚才”人才公寓租住补贴等新区自有人才政策,积极制定配套细则,打造“省市政策全口径对接、自有政策配套跟进”的新区人才政策“2.0”版。

  “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新区这几年对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高端人才进入新区就业创业。”王喆说,新区每年都要组织区内企业与省内高校对接,召开多场大型招聘会,每年会留住800~1000名省内高校应届毕业生。

  创新服务模式留人更留心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哈尔滨)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上,留美硕士张文慧带着她的水性环保涂料项目站上PK台,经过激烈比拼,最终获得大赛新材料组第三名的好成绩。大赛结束后,张文慧便将她创办的哈尔滨雨阳佳泰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落户至哈尔滨新区。

  “哈尔滨新区的做法让我很暖心,决定到新区干一番事业。”张文慧说,大赛结束当日晚上8时多,新区有关负责人便将所有有意向落地的项目负责人召集在一起,现场了解每个项目落地需求,并帮着一一对接,这次集体“谈心”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多。

  “每个项目的需求都不一样,但新区能做到一事一议。我们成果产业化需要的生产设备较为高大,因此对厂房选择也有特殊要求。那次‘谈心’后,新区工作人员便开始按要求在区内帮着筛选厂房,目前已经选好。”张文慧告诉记者,创业以来,她感觉最难的就是融资问题,当下,新区正借助深圳四方网盈的资源优势,帮她对接投资者,这让她感到很安心。“新区的实际行动,让我看到了希望,更有信心阔步向前。”张文慧对未来充满信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落地新区,不仅张文慧来了,她核心团队的10个人也一起来到新区,其中一位还是她美国同学,他们将在此并肩作战、大展拳脚。

  为了让人才安心创业,新区在创新人才服务模式上可谓不遗余力。“我们实行人才公共服务‘一窗通办、一证(身份证)通办、容缺受理’,所有事项即来即办,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服务700多件次。”王喆说,新区还深入开展秘书型专员式服务,为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供领办代办帮办服务。上半年共开展“一对一”专员服务50余次,收到服务对象的广泛好评。

  搭起聚才“硬核”平台

  人才工作,需要在政策引人上想点子,更需在事业留人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