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渠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详解学生资助政策
全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陈希原则向大家发布了两条消息,告诉大家三个放心,并向广大学生和家长发出一个预警。
两条消息:一是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将于7月15日全面启动。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源地助学贷款,一种是校园地助学贷款。贷款标准是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国家支付。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开学前在户籍所在地县级资助中心申请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是大学生入学以后在学校申请办理,无论是生源地贷款还是校园地贷款,都确保“应贷尽贷”。今年,为进一步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办生源地助学贷款,5月起,各地陆续组织高中学校开展了生源地助学贷款预申请,大大减少了学生办理贷款时的程序和时间;不少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以及贷款学生数量较多的县、市(区)将贷款受理点“下沉”至乡镇,把助学贷款办理点前移到学生“家门口”,既方便又快捷。同时,各地推行合同电子化、错峰受理、分散受理、手机及网上预约办理等创新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助学贷款的受理效率。二是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将于7月15日全面开通。为了帮助广大学生及家长答疑解惑,自2005年起,教育部每年暑期都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今年是第15个年头。今年具体开通时间是7月15日至9月12日,每天早八点至晚八点。与去年相比,开通时间又提前了8天。教育部高校学生热线电话号码是010-66097980、010-66096590。教育部开通热线电话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中央部属高校,也同时开通热线电话,受理学生、家长的咨询和求助。
三个放心则是“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已基本完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提供了基本保障;各地、各级、各校资助部门已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资助做好了全面准备。
至于“预警”,陈希原则表示就是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警惕电信诈骗和多种形式的“校园贷”诈骗。开学前后,有的诈骗分子会给新生打电话、发短信或微信,冒充资助工作者,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助等名义,引诱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请广大家长和学生牢记:无论是哪个资助项目,都不会要求学生在电话中告知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也不会要求缴纳任何费用或在ATM机上和网上银行进行操作,如有类似要求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入学后,还有一些非法机构采取各种手段,诱骗在校学生申请不良“校园贷”。请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抵住诱惑。一头脑要清醒,二花钱要理性,最后则是借钱走‘正道’。”对于这些陷阱,陈希原告诫学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