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注册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核心
2019注册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考点
一、技术政策
产业技术政策包括研究与开发扶持、发展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等。
1.研究与开发扶持政策
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所具有的公共产品、投资金额巨大和风险高的特点,纯粹依靠市场机制会产生私人投资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一是重大的、基础性的研究和开发可以直接由政府提供资金,甚至直接由政府组织进行研究和开发;
二是对企业或民间组织进行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给予鼓励和优惠;
三是为高新技术推广、应用提供辅助政策,以加快高新技术的扩散和产业化。
2.发展高技术产业政策
当前,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世界各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纷纷将产业技术政策的中心向发展高技术产业转移,包括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税收、信贷和财政扶持,尤其是发展风险投资的融资和退出制度,如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的设立,为电子、信息、网络等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3.技术引进政策
后起国家通过贸易或技术经济合作的途径,可以从其他国家获得先进的技术,从而促进本国某些产业的技术升级或换代。
国际上通行的技术引进的手段或载体包括许可证贸易、合作研究、技术咨询、合资经营等。
二、布局政策
产业布局政策是通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确定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实现国家整体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对于经济刚刚起步且地域广阔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布局政策有利于
改善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缓解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
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经济资源和比较优势,
促进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产业布局实质上是产业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以及这种配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影响产业布局的基本因素(六因素):
自然因素,即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运输因素,即实现地区间联系的交通因素;
人力资源因素,即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
市场因素,即市场销售场所、相对位置、规模和结构;
集聚因素,即产业集中和分散的空间分布状况;
社会因素,即政治、文化和国际等因素。
产业布局政策可以从国家和地方两个视角考察。
1.国家产业布局政策
国家产业布局政策是指国家针对各地区所制定并实施的产业政策。它是政府根据产业演变的总体趋势,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对各地区的产业在全国经济战略中的地位、作用进行规划,实现产业在各地区的合理分布及协调。制定和实施国家产业政策的主体是中央政府。
国家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有:
一是确立不同地区的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序列;
二是划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管理的产业;
三是根据各地区资源条件和现有产业分布,合理规划基础产业的建设和布局;
四是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减少地区之间的矛盾和摩擦。
2.地区产业政策
地区产业政策是指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地区性经济和社会目标,以地区产业为直接对象,通过对有关产业的保护、扶持、调整和完善,干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从而影响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制定和实施地区产业政策的主体是地方政府。
地区产业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地区产业结构政策,包括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及政策、地区基础产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地区保护幼稚产业政策和落后产业处理政策等;
二是地区产业组织政策,包括各产业的总体发展规模、企业规模等政策;
三是地区产业技术政策;
四是地区产业布局政策,确定各产业的地理分布政策、城市产业扩散政策、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政策等。
三、结构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是政府推动产业结构转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结构政策基本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规划产业发展顺序,即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和国际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进趋势,选择主导产业、振兴支柱产业、保护幼稚产业、调整衰退产业,并从产业高度设计产业结构演进和产业发展的目标、途径以及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
二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即在分析研究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发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方案并落实方案的具体政策措施。
1. 确定产业发展优先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