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7-11 12:05 的文章

多种渠道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教育部相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耿睿

    进入7月,高招录取进入到录取阶段,这个阶段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可能心里还多少有点不踏实,就是孩子上学的费用到底能不能落实。为给困难学生吃一个定心丸。7月10日,教育部在兰州大学召开发布会,介绍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的政策措施及资助工作开展情况。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可以做到“应助尽助,应贷尽贷”,学生们上学前不用发愁,报到时也不用发愁,正式入校以后,正常开始学习,也不用发愁,完全可以踏踏实实地完成学业。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陈希原,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海燕,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迅出席发布会,为大家介绍具体的政策。

    经济困难学生要记住“三不愁”更要做到“三不愁”

    “随着各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的全面落实、资助标准的逐步提高、资助范围的逐步扩大,全国学生资助规模不断扩大,保障力度不断提高。2018年全国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1亿人次,我国基本做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在我国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有力地保障了公民受教育权,促进了教育公平。”赵建军介绍。

    赵建军表示,在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不愁”:一是入学前不用愁,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向当地的学生资助部门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来缴纳学费和住宿费,上学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负担。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还可以申请新生入学资助,获得路费补助和短期生活费补助。二是入学时不用愁,大学新生报到现场都会开通“绿色通道”,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孤儿、残疾或者其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三是入学后不用愁。入学后,高校学生可以按照规定申请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补偿、应征入伍国家资助、退役士兵学费资助等各项资助政策。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时如果入伍,还可以申请学费的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同时,赵建军希望:“全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长们记住‘三不愁’,更要做到‘三不愁’。在我们国家,只要你学习成绩优异,能够考上大学,就绝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不能上学。在上大学的路上,经济困难不是拦路虎。”

    此外,目前教育部正在会同财政部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和“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的有关工作,工作方案已经过6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7月2日教育部、财政部已经印发文件,部署实施。

    其中有几项主要内容:一是增加高职院校国家奖学金名额。从今年起,将把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由过去5万名增加到6万名,增加的1万个名额全部用于高职院校学生,奖励的标准是每生每年8000元。二是扩大高职院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从今年起,将高职院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覆盖面提高10%,即由目前的3%提高到3.3%,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三是扩大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将高职院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10%,平均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

    同时,将同步提高普通本科学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四是从今年起,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中等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2万名,奖励标准为每人6000元。“这些政策,对于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学生一视同仁。近期,我们将会把具体分配方案下达各地执行。我们相信,这些政策对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对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对于让更多青年人凭借一己之长实现人生价值,都会具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赵建军说道。

    全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陈希原则向大家发布了两条消息,告诉大家三个放心,并向广大学生和家长发出一个预警。

    两条消息:一是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工作将于7月15日全面启动。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源地助学贷款,一种是校园地助学贷款。贷款标准是本专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国家支付。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开学前在户籍所在地县级资助中心申请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是大学生入学以后在学校申请办理,无论是生源地贷款还是校园地贷款,都确保“应贷尽贷”。今年,为进一步方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办生源地助学贷款,5月起,各地陆续组织高中学校开展了生源地助学贷款预申请,大大减少了学生办理贷款时的程序和时间;不少交通不便的山区、牧区,以及贷款学生数量较多的县、市(区)将贷款受理点“下沉”至乡镇,把助学贷款办理点前移到学生“家门口”,既方便又快捷。同时,各地推行合同电子化、错峰受理、分散受理、手机及网上预约办理等创新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助学贷款的受理效率。二是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将于7月15日全面开通。为了帮助广大学生及家长答疑解惑,自2005年起,教育部每年暑期都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今年是第15个年头。今年具体开通时间是7月15日至9月12日,每天早八点至晚八点。与去年相比,开通时间又提前了8天。教育部高校学生热线电话号码是010-66097980、010-66096590。教育部开通热线电话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中央部属高校,也同时开通热线电话,受理学生、家长的咨询和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