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落地,首批两家“省内县级异地商会”在济“落户”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7月6日讯 随着《山东省民政厅关于优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服务的十条意见》(鲁民〔2019〕25号)于7月6日实施,省内县级异地商会无法在省内各市登记注册的“尴尬”(没有可以注册的规定)“一去不返”。新规明确:各设区市既可以登记外省异地商会,也可以登记本市以外的省内市、县两级异地商会。当天上午11时,拿到济南市审批局颁出的首张省内县级异地商会法人登记证书的济南市沂南商会会长田洁红非常感慨:“这几年一直盼着在济投资经营的沂南籍企业家能成立商会,抱团发展,同时也为济南和沂南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通牵线搭桥。由于过去的政策不允许县级异地商会在济注册,总感觉心有余力不足。没想到新政策刚实施,我们就第一时间拿到了在济‘户口’,实现了多年的‘宿愿’。感谢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关心支持,感谢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店小二服务’,前前后后为我们忙活了一个月,让我们感受了济南审批的速度和温度,也体会到济南市委、市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的用心和用力”。
社会团体登记手续的确比较复杂,但前后用时一个月还是容易引起“歧义”,让人对审批速度‘存疑’。对此,济南市审批局社会事务处的张迎新处长说:“《山东省民政厅关于优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服务的十条意见》6月5日正式下文,但实施日期是7月6日。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在广大有意在济注册成立商会的驻济民营企业家之间好好普及了一下社会团体登记业务知识,提供政策解读、资料完善、材料预审等一些列前期服务,引导大家快速推动筹建工作,争取政策一落地,就能拿到社团法人登记证书,为商会尽快开展工作节约时间。”
据了解,鲁民〔2019〕25号文下发后,驻济民营企业家反响热烈,尤其费县、沂南、诸城、齐河等10余个县(市)的驻济企业家成立商会的意愿最为迫切。以费县为例,近年来该县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大批企业家看准了省会济南的综合地位、营商环境等优势,纷纷来济投资创业,遍及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餐饮商贸等领域,规模企业近百家。在济费县籍人士迫切希望成立商会,统一规范快速的融入济南发展。随着新政策的出台,这一愿望“触手可及”。但社会组织尤其是商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登记比较复杂,要经过名称核准、会前报批、成立登记三个环节,期间涉及社会团体名称核准、开设银行临时账户验资、成立大会组织筹备、召开成立大会表决章程、选举负责人和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等内容,申报材料复杂、严格,专业性较强。驻济的企业家们虽然对成立商会热情高涨,却也“为难”于审批的程序和要求。
精准对接企业成立商会的需求,为推动商会组织顺利筹建,6月11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联合举办了商会注册登记政策解读会,针对各驻济县级异地商会筹建工作答疑解惑,提供全面的办事咨询服务。解读会上,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对异地商会成立登记的办理条件、流程及各阶段所需材料进行了详细介绍,发放了办事指南。
在和与会的14家商会筹备组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后,济南审批局决定为沂南、费县两家商会筹备组提供定制化、一对一贴身服务,力争在7月6日政策实施当天,现场办证、现场颁证,让两家商会筹备组第一时间拿到批文,落户济南。
6月中旬以来,统战部、工商联、审批局的工作人员就“靠在”了两家商会的筹建工作上,提供材料清单、修改完善要件,几次上门对接,手把手的帮助商会筹建组填写表格、完善材料。到了后期,几乎每天电话联系,询问商会成立大会的组织工作,生怕出现遗漏和变化,从商会章程拟定到成立大会会议议程、参会人员、各职位人选、选举办法等,事无巨细的进行指导。7月6日下午,济南市费县商会成立大会顺利结束,当选为费县商会会长的山东永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彦洪拿到了第二张省内县级异地商会法人登记证书,他表示:“济南审批局的服务特别到家,在各个环节都给我们提供了‘保姆式’服务。我们要和驻济企业家一起,主动融入济南,发展济南,真正把济南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