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7-01 16:09 的文章

一減一增,外資准入再放寬(政策解讀)

原標題:一減一增,外資准入再放寬(政策解讀)

一減一增,外資准入再放寬(政策解讀)

  6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和《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以下簡稱2019年版鼓勵目錄)。

  “‘清單’和‘目錄’同時發布,有利於吸引相關行業全球優質資本和高素質人才進入我國,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力,推動我國和合作方共同構建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分工格局,也彰顯了我國堅持貿易投資自由化理念,促進全球化深入發展的重大決心,對於全球跨境直接投資具有非常顯著的積極促進作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葉輔靖說。

  負面清單越來越短

  近年來,我國實施新一輪高水平開放,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經過幾次修訂,2018年版保留的限制措施與2011年版相比減少約3/4,制造業基本放開,服務業和其他領域也有序推進開放。

  “當前,雖然經濟全球化面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阻礙,跨國投資受到貿易摩擦影響,但我國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的方向不動搖,將持續推進放寬市場准入。這既是促進國際合作的需要,也是我們自身發展的需要。”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

  按照“隻做減法、不做加法”的要求,2019年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縮短了清單長度,新推出一批開放措施。其中,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條目由48條減至40條,壓減比例16.7%﹔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條目由45條減至37條,壓減比例17.8%。

  “時隔一年再次修訂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充分展示我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市場規模巨大、經濟社會穩定、產業配套齊全、基礎設施完備、人力資源豐富,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將為各國投資者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據介紹,2019年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的主要變化體現在三方面。

  首先,推進服務業擴大對外開放,包括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文化領域、增值電信等領域。

  其次,放寬農業、採礦業、制造業准入。

  最后,繼續發揮自貿試驗區開放“試驗田”作用。2018年版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試點的演出經紀機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等開放措施推向全國。在全國開放措施的基礎上,2019年版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取消了水產品捕撈、出版物印刷等領域對外資的限制,繼續進行擴大開放先行先試。

  鼓勵目錄越來越長

  葉輔靖介紹,通過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政策,我國利用外資在復雜的外部環境下保持了平穩發展勢頭。2018年,我國吸引外商投資1383億美元,同比增長1.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繼續成為全球第二大跨國投資流入地。

  為了適應新形勢,根據國務院部署,去年10月國家發改委會同商務部等部門啟動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類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修訂工作,並將兩個目錄合並為《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2019年版鼓勵目錄是新時期我國外商投資促進工作的重要依據。從內容上看,它包括兩個子目錄:一是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以下簡稱全國目錄),適用於全國,是外商投資產業促進政策。二是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以下簡稱中西部目錄),主要適用於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是外商投資區域促進政策。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版鼓勵目錄主要有四大特點。

  鼓勵外商投資領域較大幅度增加。2019年版鼓勵目錄總條目1108條,其中全國目錄415條,與2017年版相比增加67條、修改45條﹔中西部目錄693條,與2017年版相比增加54條、修改165條。外資可以在更多行業領域依法享受優惠政策。

  鼓勵外資參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繼續將制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全國目錄新增或修改條目80%以上屬於制造業范疇,支持外資更多投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領域。在電子信息產業,新增5G核心元組件、集成電路用刻蝕機、芯片封裝設備等條目。在裝備制造業,新增或修改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關鍵零部件等條目。在現代醫藥產業,新增細胞治療藥物關鍵原材料、大規模細胞培養產品等條目。在新材料產業,新增或修改航空航天新材料、單晶硅、大硅片等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