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19-06-26 18:19 的文章

湖南考生和家长看过来!20余所“双一流”大学招生政策解读来了

华声在线6月25日讯(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镇东 黄京)“你们学校今年的招生计划人数是多少?”“在湖南省大概排名多少名有机会被录取?”“学校在转专业上有什么政策”……

今天上午,由长沙市教育考试院指导,湖南高中高校协同育人联盟(简称湖南“双高”联盟)主办的“2019‘双一流’大学招生政策集中宣讲暨高考志愿填报公益指导会”在长沙周南梅溪湖中学举办,20余所知名高校的招生负责人为湖南的高考生和家长解读招生政策并回答现场提问。

湖南考生和家长看过来!20余所“双一流”大学招生政策解读来了

多所名校倡议成立湖南“双高”联盟

“为促进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合作共建,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和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生涯意识与专业兴趣,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倡议发起成立湖南高中高校协同育人联盟。”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吴梦秋表示,全国知名高校和湖南重点高中以“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为目标,自发组建非盈利性民间组织,旨在为高中与高校的校际交流合作建立民间性、联谊性、学术性、平台性组织。

湖南考生和家长看过来!20余所“双一流”大学招生政策解读来了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处长罗建晖教授指出,国务院办公厅6月11日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学校从育人体系、学生指导和考试招生等关键环节着手保障改革目标的实现,湖南高中高校协同育人联盟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人才的培养、招生、录取的无缝衔接,加速育人方式改革,为湖南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动力。

湖南考生和家长看过来!20余所“双一流”大学招生政策解读来了

周南梅溪湖中学校长叶双秋认为,新高考带来的“从选拔到选择、从课堂到课程、从成绩到成长”的转变,促使学校基于核心素养重构更加优良的育人生态,因此,加强高中与高校的协同合作,共同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人工智能专业火爆,多所高校增加在湘招生计划

记者在现场获悉,今年高校在湖南的招生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武汉大学在湖南投放计划增加25人,共461人;南开大学在湖南招收132人,比去年增加6人;西安交通大学在湖南计划招生155人,较去年增加16人;华中科技大学在湘普通本科招生理科399人,文科47人,是外省高校在湖南投放招生计划最多的学校;中南大学在湖南计划招生1223人,比去年增加53人;中山大学在湖南计划招生204人,比去年增加10人;西北工业大学计划在湖南招生133人,比往年增加8人。

湖南考生和家长看过来!20余所“双一流”大学招生政策解读来了

为促进“宽口径、重交叉、厚基础”拔尖人才的培养,“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的模式进一步得到推行,“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的转专业政策也适用于大多数学校。为适应国家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少学校新增新学院、新专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共设理科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学科类)和经济学类4个跨学院大类招生专业;同济大学面向全国首推十大特色试验班;西北工业大学新增民航学院、微电子学院和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三大学院;天津大学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立“英才学院”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平台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

链接:

18所“双一流”大学今年在湘招生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

计划在湖南招生114人,其中文科61人,理科53人,计划招生人数与去年持平。其苏州校区继续面向湖南招生,开设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以及法语三个专业,计划招收12名新生。在湘投放的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名额为14个,高校专项计划(即面向农村户籍学生的圆梦计划)名额为9个。该校还设有新生就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报到时可以申请暂缓缴费,直接办理入学手续,确保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原因辍学。

此次录取原则为所有已投档考生分科类按投档分排队,不设专业志愿分数级差;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的考生,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将由学校根据考生分数从高到低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取额满;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在统招一批录取时,服从专业调剂的已投档考生,一般不会退档。